宏扬创新精神 丰富校园生活
——记“金秋韵”文艺节
今年已经是第四届的“金秋韵”活动,不但继承了前几届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在前几届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这些使得今年的“金秋韵”好戏连台,丰富多彩!
(一)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管理上的创新
与历届“金秋韵”活动的不同,今年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成立第四届“金秋韵”文艺节组织委员会,由各部部长、副部长担当委员,全面负责本届“金秋韵”的策划、组织与管理。组委会的成立可以更加广泛的收集各部部委对“金秋韵”的意见和看法,有助于完善本届“金秋韵”文艺节,同时,组委会的成立还有利于全体学生干部的协力合作,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办好今年的“金秋韵”。
今年,“金秋韵”晚会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上也实现了创新,印发了流动工作证,工作人员只有凭借流动工作证才能出入会场,这对现场秩序的文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学生会还首次在大礼堂门外设置了护拦,一次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这就使门外的观众竟如会场有秩有序。
这些充分体现了校学生会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培养团队精神,进一步提升了校学生会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水平。
(二) 创新后的“金秋韵”颇具特色
今年首次把昆明理工大学“金秋韵”文艺晚会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金秋韵”文艺节,使“金秋韵”在层次与规模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还把“金秋韵”票样的设计和会徽的征集提到了“金秋韵”的日程安排上来。这些新的尝试都使得今年的“金秋韵”更加贴近广大同学,吸引了大批同学的参与,增强了“金秋韵”的竞争性与刺激性。
“金秋韵”的更名、票样的设计、会徽的征集,使“金秋韵”的形式更加多样,更加完善,更具规模,为“金秋韵”在西南地区创下品牌大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金秋韵”如何满足观众的需要
受众,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是指享受各种传播服务以及相应的物质社会保障的公众。对“金秋韵”来说,受众就是观看演出的广大老师和同学,因此,必须认真了解老师和同学的精神需要,从而有针对性的组织节目的编排。
由于观看演出的仍是以广大青年学生为主,因此,组委会对歌曲类的决赛名额适当的增加了,而对曲艺其它类节目却适当的减少了。除此之外,今年的“金秋韵”的节目不再像往年那样只有本校区的三个学院选送的节目,而是把节目征集的范围扩大到了三个校区的20多个学院。由于这些,使得今年的“金秋韵”节目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外联工作使“金秋韵”更具社会影响力
为了使外界更多的了解“金秋韵”,关注“金秋韵”,本次活动还专门成立了外联小组。外联小组本着宣传“金秋韵”,校方与厂家互利互惠的原则,与多家厂家协商了“金秋韵”中有关外事活动的事宜,这不仅为“金秋韵”的成功举行提供了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外联工作,扩大了“金秋韵”的社会影响力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创新,才使得今年的“金秋韵”文艺节规模宏大,特色突出,效果极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为今后“金秋韵”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