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酶的发现很快引起病毒学家的重视,因为它使破坏乙肝病毒基因链成为可能:首先,核酶是“小分子级”的,它能顺利进入肝细胞核,有效接触到乙肝病毒基因DNA;其次,核酶具有特异性,它只是针对病毒基因的某个特定部位进行“切割”,因此能准确破坏乙肝病毒基因,而同时有效避免对人体肝细胞基因的伤害;另外,核酶由于具有酶的催化活性,因此作用效率很高,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基因组的高度变异。
科学家预测,如果将核酶应用于乙肝治疗中,能够真正有效地达到抗乙肝病毒的目的。
核酶成功地应用于乙肝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核酶的分子设计:
⒈设计最佳的核酶结构。目前的核酶结构有锤头状、发夹状和斧头状三种,不同的核酶结构对靶基因链的要求、自身的产量、作用效率、稳定性等都不同;
⒉选择合适的靶基因链和裂解位点。通常选择乙肝病毒的前基因组作为靶基因链,因为核酶作用于此靶基因链具有抗病毒治疗的双重意义:抑制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病毒蛋白质的翻译;
⒊寻找有效的导入和表达系统,以使核酶能大量生成,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⒋提高核酶的活力和在细胞内的稳定性,以提高核酶的治疗效率。
随着世界各国对核酶的深入研究,核酶在乙肝治疗上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核酶技术在世界各国及中国的研究进展
1992年,科学家Weizsaecker设计3种核酶,针对乙肝病毒前基因组的关键部位进行“剪基因”实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的靶基因链被成功剪断成不同长短的片段。之后,世界各国的实验都陆续证明了核酶技术治疗乙肝的可能性,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颇有进展……
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核酶的剪基因作用进行了多项实验,他们设计的核酶不仅在体外实验中,对乙肝病毒基因转录物产生了显著的切割作用,而且
在细胞水平上也能显著抑制病毒基因的复制和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表达。
上海医科大学卫生部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
室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了观察核酶在体内的“剪基因”作用,分别选择鸭乙型肝炎模型作为检测系统,进行了多项实验。结果显示,核酶在体内对鸭乙肝病毒基因转录物产生了明显的切割作用,有效抑制了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863高科技生物技术领域基金资助。
人们能够想象得到,一旦一种能“剪断”乙肝病毒基因链的核酶被大量生产,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治疗乙肝了。然而好事多磨……
核酶技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困难
核酶的发现和核酶技术的建立虽然使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其产量和活性却成为实际临床应用的一大障碍:
首先,至今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核酶,因此还不能从自然界中大量分离纯化抗乙肝病毒的核酶;
其次,目前人工设计和合成少量的核酶类物质是可以的,但只能用于小规模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实验,但要真正用于人体治疗,却昂贵得像是在“吞金子”,患者根本无法承担。而且这种人工合成的核酶类物质还存在活性期太短、易被破坏、难以长时间文持有效浓度等缺点,因此根本不能用于实际治疗。
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为可能的途径是体内表达,即通过某种特殊方式,让核酶在细胞内得到表达,从而产生大量的核酶,对病毒基因链进行剪切,这是核酶用于抗乙肝病毒最为可能的一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