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中国60年成就-祖国的成就 第2页

更新时间:2009-9-21:  来源:毕业论文
中国60年成就-祖国的成就 第2页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北京三十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fhg东主席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一个四分五裂、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近代工业十分落后、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广大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一个有国无防、屡受外国侵略和欺凌的国家,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民族尊严的、全国大陆(含港澳)实现空前统一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得到巨大发展的、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拥有强大国防力量的、国家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的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1952年的679亿元(1978年358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067万亿元,人均从119元增加到22698元(3266.8美元) ,2008年比1952年增加了77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GDP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比重1978年只占到1.8%,2008年上升为6.4%,位居世界第3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95万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100.13元(1978年316元)增加到2008年的15781元(增加15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1978年138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1元(增加10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8.5亿元(人均1.49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亿元(人均16448元)。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60亿斤(1978年6095亿斤)增加到2008年的10570亿斤。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1978年3178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5.0092亿吨。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3.6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24.2平方米。人口由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5.4167亿人(1978年9.626亿)增长为2008年的13.2465亿人。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1978年68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
60年来,新中国还先后取得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粉碎“四人帮”、香港澳门回归、载人飞船上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等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揭开了党和国家的历史新篇章。中国共CC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和必然选择!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共CC党人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无可辩驳地说明,没有共CC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60年来发展壮大和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进步的历史巨变
新中国60年的探索之路,有成功的欢悦,也有走入误区的痛苦。但是,历史的挫折由历史的进步得到补偿。总的说来,这是神州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
(一)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沦为半殖民地。实现国家独立,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首要目标。新中国成立,结束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长期压迫。60年来,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顶住各种形式的外来压力,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孤立、封锁、干涉和制裁,强有力地文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新中国像巨人一样,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由一个充满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全国大陆(含港澳)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空前统一的国家。旧中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新中国60年来,不仅在大陆空前统一,且收回了管辖香港和澳门的主权,雪洗100多年甚至300多年丧权辱国的历史。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有很大转机,中华民族和平统一大业呈现新的愿景。
(三)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旧中国以封建专制、反动独裁和社会黑暗为进步人类所不齿。60年来的社会变革巨大。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消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消灭了农奴制度),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稳妥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
(四)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旧中国的社会制度不断加剧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新中国60年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挫败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图谋,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尽管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平衡,但中央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政策,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携手繁荣富强,不断发展民族间的平等、互助、友爱、和谐关系。
(五)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旧中国积贫积弱,1949年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国内生产总值不到679亿元,人均年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至2008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钢材为5.8亿吨,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360美元。不少指标为数倍到成百倍、上千倍地增长。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
(辣)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统制经济的国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旧中国的经济主要为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畸形统制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深化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
(七)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面开放的国家。旧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门户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努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至2008年,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八)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得到巨大发展的国家。旧中国的科教文卫事业同经济一样异常落后,被讥讽为“文盲大国”、“东亚病夫”。新中国60年来,城乡全面实现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基本扫除文盲,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科学技术获得巨大进步,不仅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器,而且在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体育事业飞跃发展,世界冠军不计其数。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均获得金牌总数第一位。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全民健康水平空前提高。中华民族正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
(九)由一个广大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国人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家。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多数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况。60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广大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至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人口死亡率由过去的千分之三十三,降至2008年的千分之七。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2008年的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由一个没有组织、被视为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旧中国被外国人讥为“一盘散沙”。新中国60年来,社会基层组织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巨大发展,全社会具有从来未有过的凝聚力。无论是实施重大建设工程,还是面对特大自然灾害,都充分显示出团结奋战的精神风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虽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地抗震救灾,形成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最大限度地抢救了被困群众,以最快速度积极对口支援重建家园,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十一)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外国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国家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旧中国在1840年后的百余年间,先后丧失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新中国60年,建立起包括强大的陆军、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屡屡挫败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武装挑衅。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同时,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人民解放军已成为能够抵御任何外来入侵之敌的钢铁长城。
(十二)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的国家。旧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外交上无力抗争。新中国60年来,这种屈辱历史一去不复返。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地同世界各国交往,积极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的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得到恢复后,同更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更多的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说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大道。
2 两个“30年”的辩证比较
新中国60年分为两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1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简单地说,为两个“30年”。无须讳言,这两个“30年”的历史发展有很大差别。
邓小平对前“30年”有两个评价。一是从新旧中国对比角度,指出:“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上述概括就是根据这个思路作比较的。二是从总结经验教训角度指出:“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
这两个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但对前“30年”的基调是肯定的。对于后“30年”,胡GR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的讲话,对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了全面阐发,无须赘述。
怎样看待两个“30年”的差别呢?应当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将两个“30年”对立起来,或以后“30年”否定前“30年”,或以前“30年”否定后“30年”;一是将两个“30年”简单地直线化,认为后“30年”是前“30年”的直线式发展,否认后“30年”对前“30年”有拨乱反正一面,乃转折性发展。对两者作辩证比较,总的来说,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30年”是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最重要的有三条:
一是党和国家实际工作中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 “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的事业。”四项基本原则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探索富强中国之道的基本经验,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我们国家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国体、由什么政治力量来领导、用什么思想作指导的大问题,是党立国、治国的指针,是团结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不断奋斗的根本。
二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在这10年间,冤假错案遍布域中,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的罪恶罄竹难书。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尽管没有成为新中国发展的伟大转折,但在共和国危难之际挽救了党和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前提。
三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之所以没有成为后“30年”历史发展的起点,就在于提出“两个凡是”,基本上因循“左”的错误。1978年5月掀起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反对“两个凡是”,引发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这场大讨论,不仅使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转变,而且为党的政治路线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开启了闸门。这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重要政治前提。
其次,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主要指带根本性的初始基础,即后“30年”历史发展的主要根基。
——政治制度根基。一是作为体现立国之本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制度,在前“30年”有了牢固基础;改革开放清除“左”的错误后,不断得到完善。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XC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前“30年”也奠定了基础,在后“30年”不断健全和完善。
——经济制度根基。前“30年”的公有制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为后“30年”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那时的制度根基,不可能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包括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各种经济制度改革。与此相联系,前“30年”建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为后“30年”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社会发展的其他制度根基。这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某些基本制度和60年代前期制定的初步总结了新中国历史经验许多条例。同样,既是后“30年”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改革开放的基础。没有这些制度,后“30年”不能发展。不进行改革,也不可能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新局面。
——国家安全和外交方针根基。在前“30年”,这方面受到“左”的影响少些,制度层面的基础更好一些。在后“30年”,不断与时俱进,经过改革和调整某些不合时宜的方针政策,这方面的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安全更有保障,国际影响更加扩大。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此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这里有三个层次:
一是历史延续。前“30年”既然为后“30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那么后“30年”就在此前提和基础上向前发展,将前“30年”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继续做。后“30年”无论发生怎样巨大的变化,都离不开前“30年”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校正方向后的历史延续。前“30年”,一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初步基础;另一方面又犯了长达20年“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后“30年”首先要拨乱反正,否定“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发展路线回到正确方向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就是实现了这一转折,才有“30年”巨变。因此,后“30年”的历史延续,不是简单的直线延续,而是巨大转折的延续。
三是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延续。后“30年”的发展,还有极大的创新性,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实践上,开辟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哲学上讲,后“30年”不是单纯的量的变化,而是有部分质变。
3 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
对新中国60年的历史经验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总结。这里根据邓小平提出的思路着重论列五点。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指南。
用实事求是思想来概括马克思主义H东的一大贡献。它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中国FE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就的基本经验。新中国60年的历史也说明这一点。凡是凯歌行进之时,就是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获得的丰硕成果;凡是发生曲折和挫折之时,都是违背实事求是思想种下的祸根;最后纠正错误、拨乱反正,还是要高擎实事求是思想才能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8年在总的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思想,遭受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新民主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进展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邓小平说:建国后的前8年,我们搞得不错,政策是恰当的,发展是健康的。当然,在个别方面也有不实事求是的缺点。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党的指导思想逐渐违背甚至完全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左”的错误越来越严重。邓小平指出:这“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GH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改革开放的“30年”,在总体上是高扬实事求是思想的“30年”。一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内涵得到很大丰富和发展,被正式确立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被视为马列主义、毛GG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十分强调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仅将马克思主义、毛GG东思想、毛TH东哲学思想的精髓,统统归结为“实事求是”,明确指出“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而且指出“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在十四大和十辣大报告论述思想路线时,还强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旨在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拓展实事求是思想的内涵。二是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和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之源。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了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历程。经过20多年努力,一个经济弱国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大国;一个闭关自守的贸易弱国一跨成为名列世界前茅的贸易大国。邓小平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GH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实事求是思想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获得辉煌成就的伟大指南。
(二)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新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总结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呢?最核心的是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归根结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邓小平就在思索这个问题,后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首次界定,纠正了过去长期的偏颇思文定式,特别是忽视生产力的错误观念,为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包括没有认识到我们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犯“左”的错误,就是“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胡G涛不久前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创造性回答。
(三)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政治路线。
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那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则主要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改革开放前已经有了基本路线的初始思想。作为基本点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尽管那时没有这样的说法。作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党的八大决议已基本产生。作为基本点的改革开放,在党的八大前后有许多好的思想。但这一个中心和基本点都没能坚持。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十三大对党的基本路线第一次作了明确概括,称为我们党的主要经验。历届中央不断强调它的重要意义。邓F平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谁要改变它,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胡F涛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这是积新中国60年之经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新中国发展进步选择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经济体制和机制。
这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最具创造性的探索。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世界现代经济理论的一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有的经济学家对它作了艰苦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党逐渐地找到破解这个难题的途径。从实践方面说,上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的体制改革和兴办经济特区推进的对外开放,为探索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实践基础。从理论层面说,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其作了重要理论准备。在党的领导人中,邓小平自改革开放始就在研究,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1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理论的创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发展。
(五)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新中国发展进步,探索到正确的发展理念,总结出正确的发展规律。
这是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新中国6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对发展的认识不断地走向全面和科学有密切关系。中国共VD党肩负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中国共WR党执政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就是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包括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方针政策。此后,走上正确发展道路,神州大地发生历史性变化。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在前进中仍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改变将发展仅仅看成是经济增长的陈旧观念,创造新的发展模式,确立包括社会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十辣大以后的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新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回答了在中国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采取怎样的发展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党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实现了由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许多法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可谓其中的三个重要法宝。
新中国60年,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仅仅是良好开端。胡GH涛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后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上一页  [1] [2] 

中国60年成就-祖国的成就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