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看红叶游后感
阳光明媚的早晨!一群小精灵从这里登上了香山!门口的福娃宝宝在洗澡晒太阳!入口有小石桥和水池、此景叫知乐濠;据传是乾隆赐名,取意《庄子》的《秋水篇》。可惜我们是走马观花呀!山路上拥满了人!上到山上,风景不错。也许是我们这群精灵给衬托的风景好看吧!嘿嘿!远眺尚可见缤纷秋色,近看却很难找到一片完美的红叶。很遗憾!估计都被路人给摘了吧!而且路上还有卖红叶的。香山有几座寺可惜我又没去!导游也不给我们介绍。也许是因为免费的吧! 呵呵!到香炉峰稍微休息了休息!因为在等2位朋友!到处看都是人。还有监控呢!蜿蜒的道路像条龙!大小车辆将窄窄的山路堵得水泄不通!我差点都回不来了。露宿在外面吧!然而人们独爱香山,偏要执着的去赏那“人比红叶还多的香山红叶”如果您有幸秋天来到北京。千万别去香山。太危险了。人多车多树多。就是没有红叶。也没有香气。卫生间的生意不错。哈哈。排队呢。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就来看人来了。..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昨天是我23年来所有的第一次都发生在了昨天!!!....一个字 累而惊动 紧张 心跳 本来就很快。在加上爬山。更快了。满怀激情哈哈。感谢朋友给我了我最难忘的一天。秋天的情 秋天的思。香山的留恋。我的感慨 ·........
秋天来了,又到了赏红叶的季节,再一次牵起了去香山观红叶的梦想,哦,也可以说是愿望。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在金秋时节去欣赏香山的红叶,可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我生长在吉林离北京很远,但却对香山有着很强烈的渴望。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是这个季节我的班主任从北京带回来几片红叶,分发给了我们几个班干部,我分到了一片红叶,真是如获至宝,把它夹在日记本里珍藏了起来。每每看到这片红叶,心情总是兴奋不已,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心里埋下了一个愿望:“此生一定要到北京的香山看红叶”。
时隔三十多年,每年到了红叶红了的时候,这个愿望都是同样的强烈。
我离北京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来到了北京工作,近在咫尺,这个梦想始终没有实现。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和往年一样又勾起了我的这个愿望,发誓:“今年一定去看红叶”。最后由于种种的一原因还是没有能如愿。红叶落了,我也只能再一次的对自己说:“等明年吧”。
明年复明年,明年何其多,试问,哪个明年属于我?
岁月蹉跎,赏香山的红叶一直不属于我,我想还是不要更多的强调客观,想得到的还是要自己把握,我一定要去香山,去欣赏我那心中的红叶。
一年一度的香山红叶节今天又开幕了。每每看到或听到“香山红叶”这几个字,就会想起学生时代语文课堂里学过的那篇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虽然写红叶并不是这篇记游的真正目的,但因为这篇文章,使我从小就对香山红叶充满了憧憬。我想,漫山红遍的景色一定是异常动人心魄的。去北京,去看香山红叶便成了我从那时起最大的梦想。
寒窗苦读十余载,当我大学毕业,背着行囊,只身来到北京工作,正好是初秋。但很不凑巧,那年秋天过早的一场霜冻,使还没怎么变红的叶子早早地就离开了它们的大树母亲。紧接着,工作地点的变动使我的香山之梦伴随着我走遍祖国的南北大地。几年之后,当我从南边归来,我终于有机会登上香山,但眼前的景色却让我大失所望:我没有看到文人墨客所描写的漫山遍野红得透彻心扉的遮天蔽日的红叶,我甚至觉得那还不如高速路边那些不知名的红叶让人养眼;更不如使馆区那片看一眼就让人难以忘记的金黄的银杏林。看来,怀揣美好梦想的感觉真的要比梦想实现要幸福得多!现在,虽然从家驱车只十几分钟就可到达香山,可我却再也没有在晚秋时去过香山。
去年,看到网友拍摄的天门山红叶的照片,我的心随之而一动:那满山红黄绿掺杂相间的景色真是美得让人心醉。在那一刻,我又有了我的新梦想:在这样一个瑰丽多姿的季节,回到家乡,去天门山看红叶。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老向导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
老向导说:“还不是正时候。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老向导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好清静的去处啊。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老向导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谁知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老向导又笑笑说:“这都是些乡村野话,我怎么听来的,怎么说,你们也不必信。”
听着这个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谈些离奇的传说,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我们不会那么煞风景,偏要说不信。只是一路上山,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
老人说:“你先别急,一上半山亭,什么都看见了。”
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莽莽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我们都忘了看红叶。红叶就在高头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老向导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
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
我不觉叫:“哎呀!还香呢。”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
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
老向导也慢慢说:“真是香呢。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导,早先就没闻见过?”
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像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
老向导就在满山的红叶香里,领着我们看了“森玉笏”、“西山晴雪”、昭庙,还有别的香山风景。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一翻身边带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
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