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排座位学后感
很多人认为,调整座位很简单,小事一桩,谁都会。其实,从班级管理的角度,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座位都不是一件小事。它还涉及到学生的权利及学校的规范管理。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我觉得调整座位是进行班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调整座位不失为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门讲究的艺术。
其实,编排的学生座位是否合理,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班主任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让一些心理上存在这样那样不足的学生与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学生多接触、交朋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将有利于创建一个“班风优良、纪律严明、团结有力”的班级。
怎样合理编排学生的座位呢?现在将我的做法与体会跟大家分享,可能有些不成熟,但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新生刚入学,班主任情况不熟悉,只能先按身高、视力等作临时安排。在其后的两周时间内,班主任通过深入班级、逐个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家庭、住所、兴趣爱好、同学之间关系等。把一些兴趣爱好相投的,在小学就是要好的伙伴等学生安排为同桌或邻桌,让他们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学校生活,这样还能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便于班主任今后对学生的教育。
每次进行全班性的大调,可以先由学生用纸写上希望跟哪个同学同桌,并附上理由以及跟他(她)同桌后将怎么对待学习与怎样与同学交往等决心。然后,由班主任来确定座位,并公布。
班主任在编排及调整学生座位之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最好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把学科上有差异的学生尽可能编排在一起,形成“一帮一”对子。这样不仅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大有帮助,同样对成绩较好的同学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也可以将有同样学科专长的学生编排在一块,这样便于形成一股浓厚的学科氛围。他们每天吸收同学性格中的优点,有利于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发展,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发挥学生之间的自然教育作用。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大相径庭。有文静的,有好动型的,也有“顽皮”的,班主任要通过细致观察,多找学生和任课老师交谈,这样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可以避免出现“动”与“动”或“静”与“静”的“强强联手”,做到“动”“静”结合,以“静”制“动”,保证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
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复杂烦琐,似乎让人累不堪言。其实,在这项工作中,处处都有学问,只要在平常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多总结,相信你会频频获得成功的体验。
给学生编排座位是一个比较大的学问,通过学习观看视频及案例,感觉颇受启发。从班级管理的角度、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编排座位不是一件小事,它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很多家长通过各种关系要求坐这坐那,让老师很是为难。在编排座位时,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掌握的每一个学生各自的不同特点形成初步的、比较粗的框架。
现就这个问题谈点我个人的做法。
1、先矮后高 这主要是从学生看黑板的角度考虑,个子矮的孩子坐前排,个子高的孩子坐后排,如果遇到有个别个子高而近视正在治疗矫正期的孩子,教师可适当照顾往前坐些,但要给这些孩子找相对矮的凳子,以免遮挡后排同学的视线(这就要求教师应在编排坐位前对学生的情况做详细了解)。 2、性格搭配 一个班学生的性格其各不相同,很难想象,如果安排两个以抑郁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作为同桌结果会是怎样。因此,性格特征是编排座位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对于以粘液质或抑郁质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同学,最好其同桌为以胆汁质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因这种同桌有敢想敢干敢创新等优点,会对做事畏头缩尾、拖拖拉拉者起激励作用;但粘液质的同学又有慎重、沉稳等性格优点,对易出差错的胆汁质同学大有裨益。因此,“性格互补”应是编排座位时考虑的因素之一。交流合作中相互影响,促进个性的互补互助,建立一个良好的个性氛围。 3、优差搭配 对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交错编排,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互相督促课堂纪律等。对帮扶有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4、循环移位 要考虑学生不能长时间坐在一个位置,教师要定期让每个学生每两周整组轮换对调,同时还要对出现突发事件做适当调整。我个人认为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编排出的方案,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但应该能够得到学生及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对于座位,班主任既要让学生无心去争,同时又要有意安排。便于班级工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