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习教育考察报告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支西方的考察队深入非洲腹地考察,请了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做背夫和向导。他们很吃苦耐劳,背着几十公斤的装备物资依然健步如飞。然而三天过后,土著人不再前行,而是原地休息,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出发,头领说:“按照我们的传统,如果连续三天赶路,第四天必须停下来休息一天,以免我们的灵魂赶不上我们的脚步。”
且不说其中的道理是否科学,但“别让灵魂跟不上忙碌的脚步”恐怕是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的确,校长平日工作都非常忙碌,有时候忙得来不及思考,甚至无暇看清前行的方向。非常感谢局领导的敏锐果敢,总能及时了解我们提高自身的渴求,设身处地地替我们着想,于是就有了难忘、丰盈、一路欢歌笑语的北京之行。
几天来,我们听取了三个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观摩了三节同课异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活动展示。听中不忘感悟,吸纳着讲座中最前沿的理论观点,感受着全国四大教学流派的异彩纷呈;看中不忘反思,采撷着教学中最精彩的瞬间和永恒,还原着有效教学的本质和本色。
一、感悟两个讲座:
1、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校长的《用中国元素重新结构课堂》
讲座中如下观点给我启发:
(1)小学三、四年级是差生出现高峰期,也是学生自我概念发展高峰期(特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听成人怎么说;一旦形成,终生难以改变),因此教师要“昧着良心”说孩子好,教师的本事是孩子不好说他好。
启发:学校不要仅仅关注两头,应加强三、四年级师资;应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将三、四年级教师鼓励孩子作为硬性规定去要求(不可过度)。
(2)教育改革的阻力是教师,因为这个行业主要是教沿袭的知识。
启发:任何改革都要从激发教师改革热情,让教师产生危机感、使命感开始。
(3)要“完善多种学习方式”,而不应是“改革学习方式”。
启发:要有质疑专家观点的意识和习惯。“认同”之前要先学会“质疑”。
(4)解决问题首先要用经验,因为有问题也一定有解决问题的经验——本校、本地区、本市、本国的教师经验要充分利用。
启发:经验先于问题而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累经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能似空中楼阁,要以实际经验利用为基础——校本研修工作原理。
(5)能力:没有成人教,但孩子自己会做即能力。大人说得太多了,孩子肯定没有能力;可惜大人只会多说,就是不会少说。
启发:孩子能力低源于大人说得多。该重新反思家长的“反复叮咛”和教师的“谆谆教诲”。大人到底该说什么、说多少和怎样说都需要研究。钱学森家庭教育方式是“不教育”,而更“重身教”。教育应力戒让孩子成为听话的“木偶”、行动的“矮子”。
2、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所长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王教授的讲座很翔实,对“知识树”的具体操作要求很细致,但我没有把做法学来的想法,因为我觉得其不具操作性,因为过于繁琐,推行起来难度太大。
毋庸置疑的是,“知识树”对于教师深刻掌握课标和教材知识体系能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以此为载体,强制教师不把握不行,其工具性特点非常突出。且“知识树”对于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用非凡。
但从课上反馈效果看,虽然“知识树”起到了“阶段小结”、梳理人物关系和情感脉络的作用,但还时有“画蛇添足”、“牵强附会”和不巧妙、不自然之嫌。其实质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载体,只要真正把握住了内涵,哪怕只是几句有分量的话,同样会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不会给教师增添备课、上课的负担(省略做多个“知识树”的功夫)。省时省事高效才是我们该追求的。
金州区相对而言,实际早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甚至很多已推广成为区特色,譬如教育教学诊断。在今天看来,我以为教育教学诊断依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和先进性,既朴实无华又颇具实效,是教师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事情,是自然融入到常规教研活动,变成教师自觉行为的一部分。无论是常规教研还是专题校本研修活动,只要有教学存在,只要有教师存在,那么教育教学诊断就一定是促使活动深化、科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只要能源于一定的基础,合理产生的且具有推广价值和可能的,就应该是最好的。为此,我觉得“知识树”是天津地区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特色,是自成体系的内容,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必刻意模仿照搬,而只需发扬我们的长处,把“土生土长”的有特色的东西做得更好即可。
二、反思有效教学:
我们都在追求有效、高效课堂,但有效、高效课堂应该有哪些元素呢?我并非权威和专家,但愿意按照新理念要求,结合实际,将平日的读书、学习和反思,与本次北京专家讲座和同课异构活动所感受到的相融和,谈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1、让学生清晰学习目标。
很多老师唯恐学生掌握学习目标,只是自己备课时将“教学目标”进行认真捉摸,确定后就按照教学程序开始施行自己的教与学,结果学生学习盲目,一直不明就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刘良华老师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讲了一个“父亲的脚后跟”的故事:“一个孩子经常跟着他的父亲上街,但是他总是跟在父亲的后面走,从来不走在前面。有一天,他和父亲翻一个小山坡,他翻得比较慢,等他翻过去的时候,他已经看不到他的父亲了。他又害怕又焦虑,在那里哭喊,一直坐在那里哭了几个小时,直到他的父亲回来接他。他说:‘我在这里等了几个钟头,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眼前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不知道我早在半途就丢掉了。’”
刘良华教授说:“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方向,而是一开始就下定义。让学生一步一步陷在推理的泥坑里,以为这样便是工作,便是思考训练,这就是教学。其实,这只是形式。问题出在哪里?学生看到的不是大的方向,就像故事里的小孩,他不知道路该怎么走,他看到的只是布鞋不停地晃动,简单地左右左右地交替换脚。一旦没有了布鞋在前面带路,便觉得一切陌生……”
故事的作者说:“我深深相信,当时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我: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且在我点头之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我必定在走过一趟之后就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如果父亲是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会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面,宁可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一边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便不只会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而且整个交通我都会明白,还能够帮他办一点事情。”
其实这段话不仅告诉我们把目标让学生知晓的重要性,也通过“学走路”的过程,启示我们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修正孩子学习的过程。为了让孩子不再“迷路”和不再只看到“父亲的脚后跟”,教师应该清晰明了地把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必要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商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把完成学习目标当成自己的事情。
2、注重及时反馈与矫正。
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注意及时反馈与矫正的课。期末的时候很多班级成绩不佳,其实是因为一段时间没有对学习情况进行监测,没有及时反馈和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更是平日每一节课只顾着盲目讲授,不了解学情,不能有效根据学情进行教学矫正的结果。
现在学生都很喜欢游戏,其实“那里面隐含了学习的秘密”——“它牵着你往前走,它让你卷进去”,它“很重要的秘密是及时反馈”,“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强化可能是奖励,而且是正面的奖励。有时候你也会失败,但游戏让失败者看到,只要你愿意坚持,你下一步很可能就会成功。它永远不让你失望”。(引用内容摘自《教师专业成长》)
既然游戏中的及时反馈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学习中及时反馈同样会吸引学生前行。如果教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发言,捕捉到有利信息,及时调整教与学,如果教师能及时从每个环节、每个小结了解到反馈信息并矫正,如果教师能在“质疑问难”、练习和小测环节掌握学习情况,并及时通过作业进行矫正,如果教师能注重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个月、每学期的及时反馈和矫正,那么相信教育教学质量不该是问题。
3、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刘京海校长说:“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思文习惯,形成思文能力。”我想思文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学科、每节课的主要任务,也是永恒的要求。
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自学、研讨交流中,问题基本能有“答案”,思文能力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往往是从“无疑问”开始,经历“解决教师问题”的过程,最后又变得“无疑问”结束课程。殊不知对于学生创新思文能力的培养是个大忌。时间长了,我们把学生都训练成了解决问题的“能手”,而唯独不是提出问题的“高手”。
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能“存同求异”的思文方式更有价值。“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导入环节,通常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课题,从内容,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等中,提出自己的疑惑,研究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就更会有成就感,从而兴趣盎然,全力投入;在教学全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不解之处,把它作为资源去有效利用,而不能轻易放过;在例行的“质疑问难”环节,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让质疑成为习惯,成为值得荣耀的事情。在总结全课环节,更该引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让课内外融合,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并再次走进课堂。
4、倡导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视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辣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日结)就是其中之一。
盘锦那节观摩课,虽然“辣步教学法”体现得不是很清晰,但其自学的权重和套路让我们耳目一新。教师把学生自学内容、问题、方法、方式和时间等清清楚楚地告知学生,充分体现了学法的指导,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而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也有自学环节,但往往是自学内容不清晰,自学方法不明确,自学时间随意,自学过程“跑龙套”,似乎是“为了自学而自学”,实效性得不到保障,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局面难以形成。
5、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李吉林老师是全国“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鼻祖。她“以美为境界,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操作要义,让人无不折服其在理论探索方面的深度;她“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和语言描绘情境”的种种途径,更让人叹服她在实践方面的广度。
且不用细看她的著述,但从网络上“特级教师家园”中她写的诸多文章的题目——“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教学成功的诀窍是以情感为纽带”……就可以得知李吉林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精髓,可以得知这位70多岁的老人是如何在课堂上演绎自己的激情人生的。但凭这点,就值得我们深深地敬畏。
于是,三节课堂上,教师力图通过语言、实物、图片、视频、角色替换等方式,真实地再现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的那场7.3级地震,真实地表现了李博士抽取台湾青年骨髓的画面,更真实地还原了李博士“一路辗转,终于达到杭州”的场景,无不让人入境,动情,动容!
我想,有效的课堂就该是力求真实地还原情境,哪怕是通过语言、表演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特点,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课堂。
6、实现课堂有效与有趣的相互转化。
《中国教育报》(09年9月18日)有一篇文章《课堂的有效与有趣何以兼得》,对课堂有效与有趣的相互转化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以下引用部分来自此文):
“课堂的有效既包含学习内容的掌握,又包含良好的心理感受”,这句话告诉我们关注有效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是一方面,还不可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即学生是否学得有情趣,是否有积极、紧张、轻松、愉快等心理体验。“也就是说,课堂有趣与否,本身就应该是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有的课堂“学生觉得很愉快,但教学目标却没有实现”,我们应“避免因片面追求课堂有趣而失去课堂本身的教学意义”。因此我们要区分课堂有意义的“有趣”和无意义的“有趣”。“课堂有趣有两种类型:一是把学生注意力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一是由学习成就感激发并文持的内在兴趣”。而我们主要追求的是第二种“有趣”。
“把课堂的有效转化为有趣:要让教学内容亲近学生,而不是反过来要求学生亲近教学内容;把课堂的有趣转化为有效: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兴趣,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
……
当然,追求课堂的有效,包含学生良好的心理感受不是简单的事情,它是一项艺术工程,需要融教师的经验、智慧、理论修养和工作热情于一身,需要融课标、教材、学情和教师资源于一体,需要融时、空、信息于一室……需要探索的方面很多很多,教学永无界限,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也就永无止境!
能尽早得其真谛者,将是最终的成功者!
北京学习教育考察报告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