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新闻中心时政部实习报告

更新时间:2010-2-7:  来源:毕业论文

新闻中心时政部实习报告
绪言:新闻学是一门动手和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经过大学三年对新闻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新闻实务技能的掌握,我于 2009年2月10日至2009年5月10日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我进一步了解了烟台日报社的发展状况和潜力,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实习中,我反思理论和现实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

  实习地点: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全媒体新闻中心 时政部

  实习时间:2009年2月10日——2009年5月10日

  单位简介: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于2005年9月,拥有6个直线职能部门、5个事业部、9个子公司。集团在管理体制上,将党委领导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在组织结构上,采用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母子公司制相结合的混合型组织结构;在运行机制上,探索实施以"3P"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集团以报刊出版为主业,现拥有《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华夏酒报》、《阅读文摘》、《新闻人物》和水母网站七个媒体。各系列媒体在集团的战略框架内进行定位和市场运作,《烟台日报》作为党报,是集团的旗舰,致力于树立主流政经大报的品牌形象;《烟台晚报》秉承"百姓自己的报纸"的办报宗旨,主打市民市场;《今晨6点》以其前卫现代的版式和"敢说真话,拒绝平庸"的个性,致力于打造"鲁东晨报";《华夏酒报》目标是做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商报;《新闻人物》坚持"名人明星娱乐大众"的办刊理念,主打期刊高端市场,是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市民为目标读者群的杂志;《阅读文摘》则将目光投向了大众化期刊市场,是一份全国性文摘大刊;水母网是2000年底创建的一个综合性区域门户网站,是烟台市最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集团日出版报纸版数最高时超过100个版,系列报刊日发行总量近60万份,在烟台地区平均每10人就拥有一份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报纸或刊物,拥有覆盖烟台所有县市区包括乡镇在内的完备的发行网络,占据了烟台报刊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实习目的与任务:我所学的新闻学课程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报业发展等,大二暑假实习在电视台了解了电视台的运作模式,这次实习主要就是熟悉目前我国报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及烟台日报社的发展潜力和现状。夯实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新闻敏感性,为以后的就业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过程概述:2月14日情人节,烟台晚报策划主持了一场白领相亲会,我和另外四个实习生作为工作人员去现场帮忙。这是第一次参与报社自己策划主持的活动,感慨颇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先后参与今晨辣点策划的“市民点将”栏目并参与写稿,亲身体验到水母网的直播现场,同时更明白了策划新闻的重要性。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到了“情感七姐妹”组在三八妇女节时策划的辩论赛以及“宝贝衣厨”“宝贝玩具”活动,意识到策划新闻、设置栏目对于版面稿件的重要性。

  开始实习的半个月被安排到今晨6点编辑部文体部,在这里主要熟悉稿件后期的编排流程。在编辑部的日子短暂但是获益匪浅,编辑老师郑昕、王季教给我们的是生活中积极乐观的心态。之前我对文体娱乐稿件很不屑,但是看到编辑老师热情饱满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很受感动。期间老师还给我们讲解娱乐新闻背后的策划,让我感觉到任何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发现它的乐趣。王季老师说:“从事的工作本身可以不开心,但是工作的心情一定要是开心的。”短暂的时间里,老师颠覆了我众多方面的人生态度,我觉得这比熟悉一个报业稿件的流程更加重要。

  来到记者部已是三月初,最初在全媒体新闻中心时政部跟随刘雪霞老师实习。我的第一篇稿子是徐睿老师负责的——《给宠物狗洗澡反被抓伤》,初来记者部还不了解版面要求,第一篇“大作”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写稿子必须了解版面的风格和稿件的要求。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风格,作为该媒体的记者,媒体整体的风格就是今后我努力发展的写作方向。还记得第一次写“最爱星期五”的稿子,记录版一个练武术的老太太,跟随老师去她家采访,回来写作感觉素材不够,明白了写作要以采访为基础,采访时一定要全面,素材都是为写作服务的。也正是这一次,我认识了“最爱星期五”,一个以流行时尚为元素的副刊,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

  开始几天,没事的时候自己在大街上转,毫无目标的扫街很累很迷茫。回来一篇稿也没有很压抑,再看看别人的稿件,有那么一刻我突然明白:新闻在哪里?新闻在人多的地方,新闻在超市熟悉的角落隐藏着,新闻在菜市场菜价的变化中,新闻在3G手机的大卖场的火爆中,新闻在普通的宣传栏上,新闻在公交车内小学生的对话里·····老师没有安排任务的时候我常走在南大街、南洪街的道路上仔细观察。烟台的三月确实像娃娃的脸,根据天气的变化,我写了《港城橱窗春意盎然,春夏秋冬装齐上市》,转了众多服装店写出简短的稿子但是没有发。两天后,在报纸的夹缝中我看见李京兰老师写的类似的稿子,对比发现我写的稿子新闻点不够,质量不过关。之后又看见李京兰老师几篇超市的稿子,我明白了新闻要在熟悉平常的事物中寻找不同的角度,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写民生新闻要写市民关注的东西,越是市民熟悉的小事越能引起共鸣,一名记者必须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和发现新闻的眼睛。

  由于老师工作原因,我先后跟随夏丹、李珑老师。夏丹老师告诉我,看似我很忙挺积极,但是我都不会静下心来好好看一份报纸。浮躁,是我的致命伤。我一直计划着自己找新闻、发现问题,但是我从来不会静下心好好研究别人的稿子,甚至老师改之后的稿子我也没心情看。从这时候开始,我每天晚上翻看当天的报纸,并在其它人的稿子中学习写作方法和发现线索的方式。慢慢的,我认识到新闻有时候不是跑出来的,有时候是思考、策划来的。比如敬老院的稿子,我本想写聋哑学校学生对义工的不同态度,但是因为清明放假,我把方向转到了老年公寓。做义工的时候对这方面感慨颇深,上次跟随进德社区工作人员看望老人,我意识到老年公寓里老人的悲哀。别人都在大肆赞扬志愿者的时候,我希望社会能够意识到老人正真需要的是什么。去聋哑学校时,学生放假了,实习以来我忘记了假期,没有了节日的概念,走在空荡的校园里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采访失败,只能再次重新寻找线索,一边打探路一边寻找新闻。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我看着形形色色的行人,我不知道我要做些什么,迷茫但是不甘心。实习总要继续,尽管电话费不断的减少、尽管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次次的打听道路、尽管好多次午饭要仓促的吃完,但是当自己的稿子印在报纸上,我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那么一段日子,我坐在电脑旁边思考线索,每天早晨来了看《齐鲁晚报——今日烟威》,《烟台民意通》,希望在这能找到什么线索,但是往往没有什么收获。清明节快到了,我在烟台日报社内部系统查阅了所有清明节的稿子,发现网上扫墓是个空白,就策划写网上扫墓的专题。然而,在我准备写的时候,另一实习生已经发表了,我第一次意识到什么是抢新闻。“新闻”发现之后要立即动手,没有人会给你充分的时间准备,没有人会等待给你慢条斯理的思考时间。所谓抢新闻,在之后《大学生自行车频频被偷》的稿子里,我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也在这个时候我学会了写后续报道,同样的线索被别人抢到,但是我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分析补充,只是我明白追踪报道再也没有发头题的机会。以前只会在课本上背诵的概念,如今只要一个简单的实例就可以让我记忆深刻。

  李珑老师主要负责人事部门的稿子,所以招聘会、人才市场也是我常去的地方。大三了,还没去过人才市场,第一次去也是为了“实习生怎么积累实习经验”的稿子。第一次感觉招聘会,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张口问招聘者问题,他们一眼就看出来我是一名学生。学生气、没经验,作为记者我还不具备采访的能力和资质,当时自己都觉得采访很幼稚,也是这次我了解了写专题的感觉。之后跟随老师写过晚育、“玩吧”等专题,采访中同样遇到各种麻烦,学会了怎么样去对付别人的白眼,有时候又要抵御别人的不解,但是只要想完成任务,觉得一切又是值得的。

  第一次意识到记者时间的紧迫性是写公务员考试的稿子。3.15日烟台市公务员考试,我负责在商贸高级技校考点采访。第一次根本不知道要写整个版面,只知道采访尽量详细,现场场面、周边旅馆餐馆状况、交通、考生准备来源、时间及突发事件·····中午抓紧回来写,一点点在老师的催促下写了近三千字。之后,我理解了新闻稿件的特点,新闻稿有时候不是推敲出来的,而是编辑催出来的。以后几次,像村官考公务员面试,大学生招聘会······这些第二天必须见报的内容,记者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哪有时间去思考,哪有时间去吃饭。在村官公考面试的采访中,我意识到新闻者政治敏感性的重要性,2009年是政治环境不平常的一年,有些事情要时刻警惕,不可有任何疏忽。同时也第一次领略到短信传送信息的时效性。考场在开发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采访仅花在路上的时间久近三小时。回来的公交车上,老师急速地把消息发送到水母网,这样在第一时间,消息迅速的传递给广大受众。

  “我什么时候能写出像样的标题啊?”李珑老师说:“时间问题而已,多练、多看。”每一次写稿子,我总是忙乱的加上标题,等着老师改正,每一次标题又被编辑改的面目全非。我能意识到标题对于稿件和版面的重要性,我也明白每一份报纸都有自己标题的风格,只是我不知道我该模仿哪一种。“晚报、晨报的题目多采用复合式标题很长,或许你不太喜欢,但是老百姓看着舒服。”老师的话让我明白,新闻是为大众读者服务的,报纸的写作风格要符合受众群体的喜好。

  不明白为什么“最爱星期五”的稿子总是周二前必须交上,写作这一个版面让我认识到自己文学功底的欠缺。知识面、生活经历、思想性都是要有的,偶尔八卦一下,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很有用的。实习以来做了很多专题报道,需要大面积的采访调查,比如《实习,仅为一张鉴定》、《油菜花开黄灿灿》、《新时代,大龄妈妈渐流行》、《花血本去大都市实习,值吗?》,我逐渐学会了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有效的采访素材,同时也意识到专题类的稿子只有在大量的采访中才能得出多角度的讯息。

  实习写作过程中暴露了自己很多缺点,记得在一篇写文经就业试验园的稿子中,我把“姜童瑶”的名字写错四次,毛躁粗心成了我最大的缺点。老师告诉我,我写稿错别字太多、标点符号乱用、“的”“地”“得”乱写,一直被我忽视的错误竟然如此显眼。基本功不扎实、导语还是写不好,对我而言是个很大的教训。

  “为什么有时候写稿件感觉杀不住,有时候写得那么吃力呢?”老师说采访要全面,素材多了就容易写,但是我的毛病往往就是把和主题无关的东西带进去,文章累赘没有力度。

  实习心得:实习的日子辛苦但是快乐着,每天尝试接触不同的人,在交流中我逐渐领悟说话的语气和提问问题的方法。有些人木讷不愿多说什么,我只能一步步开导,有时候竟然感觉是自己在说。有时候能碰到口若悬河的人,虽然能得到大量的信息,但我往往不能把他们拉回正题。做记者需要良知与爱心,在《从未生育过头胎成二胎?》中我能深刻体会到普通老百姓的艰辛,虽然不能直接的帮助他们,但想到自己做的事情能给他们带来希望,自己就看到了工作本身的价值,累也好、辛苦也罢,感觉生活很充实。

  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餐厅只剩下了米线,没有选择的饭菜也吃得狼吞虎咽。每一天在朝阳的映衬下坐上17路,傍晚当夕阳的余晖消失在海的劲头,我同样坐着17路观赏着窗外的风景。同样的路途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因为我知道我今天又有了新的收获,我意识到自己离远处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实习以来,不知道什么是失眠,因为每天疲惫的身体总是倒下头来就睡着了。中午,放弃了午休的习惯,坐在电脑旁边敲打着熟悉的文字,困但支撑着,看不到成品怎能放弃。

  实习总结:实习经历基本符合自己最初的设想,只是通过实习暴露出自己更多的问题。我写的稿子中很多属于民生新闻,对于时政稿子还是很生疏。和老师聊天中我告诉老师我不喜欢写日报的时政稿件,但老师告诉我写时政消息是基础,写新闻哪有自己不想写的说法,写自己不喜欢的往往是进步最大的。我写的稿件中有8篇没有发表,想想原因有的是因为新闻点不够,有的是时效性不强,更多的还是质量不合格。在实习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以后发展的方向,实习让我意识到不管我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写作功底和文笔是必备的。从现在做起,从基本的消息写起,一步步积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应该更加注重自己思想的修养和文化内涵的提高,头脑中有了更多的素材,写作的前提准备才能做好。实习中经常看晨报的《今晨铁嘴》,晚报《小丹观察》,一直没有机会写评论,老师建议看《新京报》评论,读新浪的论坛······实习短短的时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拥有了前进的动力。

  对实习单位的认识:2007年10月29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成立“1029项目组”,启动“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的研发,优化原有的产品生产流程,推动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供应商转型。2008年3月,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该中心相当于集团内部的通讯社,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总编室,在中心内部起新闻指挥作用,在子媒体间起协调作用;二是采访部门,负责日常采访;三是数据信息部,负责稿件标引、背景资料搜集、针对大事件的前期资料整理以及视音频素材的编辑整理。此外,集团还创办了一个虚拟组织——YMG特别工场,一旦有突发或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由全媒体新闻中心牵头,其他各种形态媒体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因事而设、事毕即散。

  全媒体新闻中心是2008年7月初正式运作,由原来的日报、晨报、晚报三家报纸的记者组合在一起。自成立以来,大大提高了稿件质量和办事效率。记者通过全媒体采编系统把稿件发布到平台或特供,编辑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稿件的优化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这种系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稿件同质化现象,为了改善这一局面,领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同质化的稿件不予加权。如此,记者在系统内投稿的时候更加重视自己稿件适合的版面,记者与编辑相互沟通,进一步提高了运作效率。

  主要成果:实习期间我一共发表了122篇稿子,主要发表媒体是《烟台晚报》、《今晨6点》、《烟台日报》。

新闻中心时政部实习报告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