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2008年4月9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让求助者理解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及治疗过程
3.帮助求助者明白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
4.深入分析求助者对问题表面看法背后的不合理因素,并让其领悟。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举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模型
2.启发、引导使求助者认识A、B、C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谈话(节选)
咨询师:举个例子, 一位大学生得了传染性肝炎,情绪非常低落。哭着对辅导员说: “得病容易, 但去根不容易啊,我怎么会这么倒霉?我这一辈子全完了。”我们把这位大学生产生的负性情绪用C代替, 得了传染性肝炎这件事称为诱发事件, 用A代替, 他认为“得病容易, 但去根不容易,这一辈子全完了”的想法用B代替。请你分析一下ABC之间的因果关系。
求助者: 当然是由于得了传染性肝炎这一诱发事件A,导致了大学生产生了沮丧情绪C,又因为他情绪低落,自然又联想到“得病容易,但去根不容易,这一辈子全完了”等消极想法B。如果用示意图表示,即:A→C→B。
咨询师: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星期天穿着白色的旅游鞋去逛街, 走着走着发现鞋带开了,就蹲下系鞋带,正在这时,一个人碰了你一下,你跌倒了,而那人却没有任何反应,白色的旅游鞋上出现一个黑色痕迹,此时你会有何反应?
求助者: 我当然会很生气,那人太不象话了!
咨询师: 如果我告诉你那位陌生人是个盲人, 你又会有何反应呢?
求助者: 那我就不会生气了, 因为他看不见, 我很同情他。
咨询师: 你看, 都是同一件事——一位陌生人踩了你一脚,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是因为我前后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思考)… 。我明白了,上个例子中的那位大学生,得了传染性肝炎事件是客观的,由于他对这件事的认识不正确,才产生了不良情绪。所以ABC的正确关系应该是A→B→C。
咨询师: 你理解得非常好。你能用ABC理论来讨论一下自己的问题吗?
求助者: 按您的说法, 导致我情绪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我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对吗?
咨询师: 是这样的,你能用ABC模型将你的负性情绪产生的过程描述出来吗?
求助者:……(思考)。
求助者:落选是诱发事件A,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是C,我认为落选是丢人的事,自己很失败等看法是B。我的抑郁、焦虑等情绪不是由于落选这件事引起的,而是由于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引起的。
咨询师:你说的很正确,谈谈你对落选这件事所持有的全部看法好吗?
求助者:让我想想……。
通过归纳分析发现,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三种类型:
(1)“落选是很丢人的,我让妈妈失望了”———这些看法背后真正的不合理信念是“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等一类绝对化的要求。
(2)“同学们都不认可我,我没有能力。”———这是一类以偏概全、不合逻辑的思文方式。一次落选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从而产生自卑感, 导致情绪低落。
(3)“入不了党,我就没前途了。”——— 这是一种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求助者过分夸大了事件的不良后果,使他自己用一种畏惧和恐慌不安的心理看世界,从而导致抑郁和焦虑情绪。
3.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求助者回去后进一步理解ABC之间的关系,列出自己在落选这件事上所持有的信念并认真思考其不合理之处;写出通过这次咨询后,自己对自己问题的新认识,使其逐步认识到自己应对自己的现有的症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