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很少写读后感。这次也是因为功课要求。花了个周末,一边睡觉,一边搞卫生,一边做饭,一边听歌,一边聊天,还要不停翻阅这本300多页的论著,只能时不时敲几个字,肤浅地说了一堆。现在眼睛疼了,先放这,整理后再交作业。
这个作者见识太多,动不动就和这国那国的总统、财长或者巨无霸的企业老总谈话;从事了多年的国际性事务专栏工作,阅事阅人无数,眼界极广,所述之物,特别是玄妙的国际关系,我并不能全部彻底理解,所以我只能从自己有所体验的角度,截章取段地谈谈。
严格来说,这本书与我计划中要读的《世界是平的》著作有所偏差,或许很多人所说的世界是平的,是THOMAS L. FRIEDMAN2005年完成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但作为他2000年就完成的《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觉》,可以看作是后者的基础篇。
或许因为和作者所处国度和成长时代的不同,书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苟同。也由于是在十年前写的书了,书中的部分例子和观点也在本世纪的头十年等到了验证或者否定。
现在我来说说我在读这本书时的收获的一些信息和思考。
本书的主要陈述的观点:全球化不是一时的趋势,个人、企业、国家可以选择的不是要不要全球化,而是如何全球化。
全书的开端是全球化体系与冷战体系的比较。关于冷战体系的描述,作为我们这一代并没有太多的感受,我也无法拿生活中的体验来感受他所提及的对比,只能从接受的教育、书籍等历史描述和其他途径获取的零散不连贯的感知中领悟冷战时代的点点儿。而对于全球化体系的描述,恰好,按他的时间描述,我们刚好是伴随着这个体系成长的!“柏林墙”倒塌的时候,我可能刚刚有了认知和记忆的本领。所以我能轻易找到他所列举的全球化的种种标记。这个的比较让我系统的认识到近百多年人类历史在国际关系上的大致变迁。
一、全球化的特征;
本书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和途径,就是互联网。我们都说它将地球弄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的表现是技术、资本、信息的民主化。全球化的主角是国家、“超级市场”和“超级个人”。三者在全球化的角色都有了比较具体的描述。其中主要在这里谈谈全球化体系下,作为政府部门的升级。
首先是说到全球化是一个国家与“电子族”和“超级市场”间平衡上的体系;资本、技术和信息民主化的结果是产生了电子族。
电子族大致的意思就是指通过当今全球化的载体,互联网来实时地了解全球各地的经济环境、投资前景,从而在金融市场或者实体市场上对资金、技术进行转移的佼佼者。电子族通过几乎免费而又高速的互联网络,对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作出评价和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是否在此地投资资本或技术。
作者将电子族的选择做了大量的描述,并例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所谓“长牛角”的福特、耐克、思科等等,不停地将其资本、技术、生产转移或外包到税收最低、生产效率最高、劳动成本最小的的地区和国家。更不要说那些只需要用书鼠标点几下就可以转移投资的所谓“短牛角”的个体投资者,金融客户。
虽然这些的描述没有在独立完整的一章节出现,但是,从头至尾作者让我的感觉就是现在一国、一个地区的发展繁荣、健康与否,很大程度的评判,时刻都来自全球各地的此类实体或虚拟市场的投资们。
二、全球化对一国的要求;
既然说到全球化带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甚至政治发展时刻受到全球资本、信息、技术的左右,而参与全球化又是我们发展的唯一选择,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我们选择怎么样参与,以何种姿态参与了。
作者把国家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分成了三部分。
所在的全球环境设为硬件、国家体制是操作系统、而软件是国家的法制环境。提出了认识当下全球经济自由市场的规则,并遵守这个规则-----也即是国家穿上“金色紧身衣”,也就是说,在全球硬件唯一----全球化市场、通过互联网,基本像裸体一样;操作系统既定----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唯有遵守国际各项标准,用法制保障,摈弃“盗劫体制”(作者例举1990后的阿尔巴尼亚)才能让国家和地区在这个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这个划分,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非完全正确。如果让我来分,至少软件里边除了法制是否达到标准以外,还有其他很多的人文环境。但是作为一个美国作家,把一国的法制观念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见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各个方面达到国际标准的重要性。(说到这,我想起来前段时间网上热炒打工大王唐骏假学历一事,其中方舟子说到,“唐骏是在盛大没上市之前就进入了这家公司,而盛大网络现在也陷入了招股书存在唐骏假学历一事之中,该公司现在还没给出合理的解释,纳斯达克证监会如果要调查的话,事情会变得很严重,美国的那些股东很在乎诚信问题。”“如果是在西方,那么唐骏肯定彻底完蛋,不可能再有一个雇主会雇用他。但他现在是在中国,他甚至现在还有时间和精力在背后做公关行为,试图抹掉一切证据。”也就是说,一旦企业上市,走进全球投资者视野,那么就要经受这些法制的约束了。)
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来说明国家如何在全球化体系下,实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降温。
首先作者说到“用高新技装备起来、建立令人信服的金融体系和有法律行为的基础设施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就会在抵御货币投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会在“电子族”抽走资金时阵脚不乱,并能将外部冲击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例举了1992年瑞典和美国抵御储备和贷款系统崩溃带来的冲击时的反击)”
作者进一步再讲到“全球化:不是国家的重要性逐渐衰弱,而是国事越来越多。”“一个国家的经济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那种增长或衰退的抵抗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法律制度、财经制度和管理水平----所有这些都是有政府和官僚们掌握(并例举了智利及新加坡在90年代经济危机中的表现)。在全球化时期,政府是否合格是其关键。人们需要一个小政府,因为大家指望能在自由市场中资金划拨方便,而不是慢吞吞的、臃肿的政府。人们也希望有个好政府,一个处事灵活反应快速的政府,齐官员能驾驿自由市场,处事既不呆板沉闷,又不失去控制。今天,政府办事的秘诀就在于提高个部门的办事效率并大量裁减冗员,最重要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一个国家要有一个精干的、有效的、诚实的文官政府。”对于这一段论述,经过十年的验证,可能非完全正确了,但大部分来说,还是现实政府建设的一个主要写照。打造高效的的政府部门,树立服务型政府,完善日益繁复的金融投资体系等等这些,明显是国家在全球化的出路。说到精干、有效的、诚实的文官政府,我们国家现在没有纯粹的政务官或事务官员一说,都统称为公务员,而所谓的高效的文官政府,其实也就是指我们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或中央直属的各级政府部门了。
在这方面,作者例举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泰国总理川.立派和前韩国总理李会昌对政府机构的认识。他们无一都认识到,建立精简、高效、透明的政府,是与资本高速全球化时代打交道的方式。
十年过去了,我们也刚刚经历了(甚至还在经历)08年的金融危机,那么作为目前全球高速发展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意识到什么?除了从技术上进行产业转型、出口转内销、一再把产品向国际标准进军外,我们从“软件”上,是不是也要注意什么呢?
三、个人需要的意识
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个人,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总之我们早已淹没在互联网所建立起来的全球化中。我们在使用它,在丰富它,在扩张它。现在我们到了每一个地方,首先寻找的就是计算机和网络。好像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离开它了。我们用它获取信息,我们要在用它进行工作、生活,作为我,现在每月只需要几百块钱的现金,很长时间才的POSE机上拿点钱,但银行卡上也没余额的,哪去了?用网上交易买基金了;用电子商务花掉了。那么我们在注意更新PC机电脑的软件时,我们是否也要关注“国家”这台电脑的软件呢?覆巢之下无完卵,作为国家公民我们该怎么支撑这个适合全球化市场的国家软件,而非是一味抱怨细节如意呢?
作为公职人员,看看国际标准要求和我们国家的要求吧!
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特点有 :①法治化。各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文官的法定地位、权力、责任、义务;对文官进行科学、统一管理的基础。②知识化和专业化。③讲求职业道德。现代文官作为常任的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忠于国家,为国家的总体利益服务。因此,各国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要“政治中立”,不受政党进退的影响,依法办事,廉洁奉公,遵守纪律,严守机密,不得经商和兼职,保持文官应有的形象等。可见,文官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机会均等”、“自由竞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文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我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正在走向规范化,从传统上讲,它依然属于党政干部职业道德范畴内,但某些方面已经具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国家公务人员直接从事国家某项公务活动,其行为代表国家的法律规章条例,因而公务员的职业道德首先就是强烈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第二,必须具备与其承担的公务活动相适应的知识和素质,才能保证良好地处理和解决公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保持高效率。
第三,要有严格的党性意识和政策水平,不徇私舞弊,把国家赋予的权力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统一起来。
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白的第一条就是,我们的地位、权利、义务都是法律赋予的,我们也是对法律负责,而非上级部门。按章守法是第一条。其次要专业,那么我们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第三是讲求职业道德,其实也就是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服务不是我们放低姿态做的,而是我们的职业要求的。
最后,我想说,我要尽快看看《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看看作者在过了5年后,是怎么描述全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