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偶像观调查报告
根据我们的调查,从大学生对偶像所持有的态度上看,我们可大致将大学生中的偶像主体分为狂热派,理智派和无偶像派。
狂热派
刚迈入大学校门的一部分学生,站在未来的十字路口上,他们既对自我,爱情,理想有了新的期待,又不免对人生的奋斗和选择产生了迷茫与困惑之感。他们刚刚从高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呼吸着久违的自由空气。因而他们有太多太多的渴望,渴望着活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同时,在潜意识里,他们开始对高中的“悬梁刺股”式的学习产生了质疑,不屑,甚至遗忘。他们在想象未来美丽的蓝图时,却恰恰忽视了如何拼搏,怎样努力。因为高中时代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迫于高考的压力而被迫学习,在老师的鞭策下被动学习;他们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差。这就造成了初入大学校门的一些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彷徨和徘徊。他们没有在行动上主动出击为人生的蓝图而拼搏,且思想和行为也一直在原地徘徊。由于社会浮夸之风蔓延,大众传媒遍及四方,商业炒作的屡屡可见;加之他们自身试图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实现自我,追求自由,疯狂地去追逐他们的所谓的人生信仰,在外部环境以及自身需要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便逐步变成疯狂的追星派,即我们称之为“疯狂派”。这一类追星族往往表现为如下特点:
1.学习上,积极性不够,也学不进去,对前途感到一定的迷茫。
2.生活上,对一些事情提不起兴趣,经常感到无聊,有相当一部分会把精力集中在关注偶像的一举一动上。
3.思想上,对社会的一些现象经常抱怨,面对现实、残酷的社会感到很迷茫,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想要逃避,有心理压抑的现象,可能表现为疯狂追星
4.感情上,渴望收获爱情和心灵上的慰藉,如果受挫便沉湎追星很难自拔。表现出”无目标,无兴趣,无动力,无意志”的四无状态。
理智派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狂热派“嗤之以鼻”,在谈到追星的问题时都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认为狂热的崇拜只会失去自我,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行为。同时,对没有偶像的现象也有抨击,认为每个时代都会诞生一批具有时代意义的偶像,不同年代的人由于所处时代不同,所以在偶像的选择上也会产生差异,如:革命时代的偶像是毛泽东,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是刘翔,等等。然而,这些偶像都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于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类大学生群体被我们称之为“理智派”。
理智派的形成往往是从小接受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现实教育的结果。因此,这类学生在他们孩童时代便播下了现实的种子,他们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试图以外界教给他们的现实知识作为参考,以达到问题得到完好解决的目的。在长期的现实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理性地思考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并且,他们自身也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实践和认识的结合。对于许多现象和问题,他们都能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长时间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性格特征使得理智派逐渐形成。他们在对待偶像的态度上表现为理性地支持,即在充分肯定偶像存在的必要性的同时,否定盲目崇拜,疯狂追随的性为。理智派往往有如下特点:
1.更多地去了解具体情况,更注重偶像的作品、成绩、品质,不易受他人影响而不盲目跟风。他们会找到一个平衡点理性地、用一个平视的姿态看待自己的偶像。
2.他们在讨论问题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时的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甚至有强迫自己用成年人的思文思考问题的倾向,他们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注重实际、实用。
3.他们蔑视形式,不屑口号,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不拘一格且又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和更加理性的认识。
无偶像派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一些大一大二的学生明确表示,他们没有所谓的偶像。认为偶像是一种虚无的存在,用单一以及狭隘的眼光看待偶像问题,这类学生被我们称之为“无偶像派”。这些人大多为90后,一些是80末。
无偶像派的形成部分原因是社会虚无主义之风的影响和信仰的缺失。社会上流行的虚无主义之风,不免对当代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使他们太过于强调自我,倡导自由,于是在潜意识中萌生以自我为偶像标准的意识,而对于外在环境中的偶像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同时,在他们一味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对周围事物细心聆听的品质,不懂得虚心学习和接受,更不懂得理解和相信,因此出现了信仰缺失的现象。这便阻碍其正确的偶像观的形成。他们想要注重现实,却曲解了现实的真正含义,盲目地认为现实就该抛弃信仰。无偶像派大致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
2.盲目地追求个性,渴望一种极度自由化的生活方式。
3.以一种单一和狭隘的价值观衡量事物,按自己的思文行事。
主要目的
1.出于向偶像学习的目的。(理智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