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我文G后期出生在农民家庭,在我的家乡,人们都把读书人视为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所以绝大多数父母总希望自家子女能做个读书人。然而,在极贫困而弟兄姊妹众多的农村,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学的。有幸的是,在我的家庭中,我的曾祖父、我的爷爷、我父亲的四弟兄及我的母亲在当时村里人的眼里算是读书人,我因此而以为我生长在这样的“文化人”家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由于我父母的超前意识,我三兄妹都有机会上学,于是我们成了同村同龄人羡慕的读书“幸运女”。
小学学习阶段,我是在我们村办小学完成的学业,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有限,我们除了语文、数学课本之外,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加之,老师的水平很有限,我老师并没有教我们拼音,我只知道小学毕业之后,我对拼音是一窍不通,这期间,我几乎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M主席语录”了,最让我想不通的是,直到小升初考试,我连请假条都不会写。小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的大伯把我带到县城的“高等学府”册亨民族中学读初中,我的读书生涯才真正的开始。在努力学习课本之余,同学之间相互借读《三国演义》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书,但由于当时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限,所以也没能读懂其中的道理。
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当时“在校读书有生活补助费,毕业后包工作分配”的安龙民族师范就读,这期间,我喜欢读一些诗歌、散文,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普希金的诗了,然而,当时的读书是没有目的性的,加之又没有自信心,不善于动笔,所以,我的写作水平一直没能得到提高。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乡镇小学任教,于是,我从农民户口变成了有“购粮证”的居民户口,成了令家乡同龄人羡慕的“工作同志”。我满腔热情地工作,并且,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已有的文化知识已经能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后来,为了从乡镇调进县城工作,没有什么社会关系背景的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于1989年考上了贵州大学数学脱产专科班。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勤奋而努力地读书,我每天下午总喜欢到读书管去借阅书籍。这段时间是我读书的黄金时期,阅读也成了一种习惯,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专科毕业后,我很顺利地从乡镇小学调到城边的浪沙中学任教,我相信“读书能改变命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运”这句经典名言。1993年,我校合并到现在的者楼中学,我也自然地成为者楼中学的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于1999年,我又一次考上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脱产本科班,两年的本科学习,我的读书目的性大大的增强,这时期,主要读初中数学教学教研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读教学教研类的书是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初中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我也就在这时期我“认识”了罗僧儒、张奠宙、郑毓信等在中学数学教学教研方面的资深专家、教授。读班主任工作类的书,能让我在班主任中做得更好。毕业后,我又回到现在的学校,一直担任我校的初中数学教学教研及班主任工作。本科的学习生涯,让我更新了教学理念,也使自己的思想基本能跟上教学教研的前沿。
在当今大多数人认为“读书无用论”的年代,许多人对我的两次读书表示很不理解,“何必花那些钱和精力去读那没用的书呢,回来还不是那个老样子”,是他们共同的看法,我无言以对,我深感读书乐趣。我以为,作为教师,多读书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真正地理解教育的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知识更新率较快的年代,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我们最大的心病就是一不小心就成了文盲,要适应这种变化, 我们就得学会读书,否则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从而跟不上教育展的步伐。
在提倡教师终生读书学习的大背景下,在县教育局开展教师“学风建设”活动中,我必须挤出更多的时间读有用的书,这不仅是我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也将更加充实我的精神生活。我特别欣赏古希腊哲学家的比喻:“已知和未知,就像圆内和圆外;你知道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无知。”我深感自己未能遍读教育名著的浅薄,我努力地去花更多的时间研读教育学类书籍,并学会撰写教育教学教研论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我也计划阅读更多的我喜欢的书。比如,中国国学、哲学方面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