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后感
生命、死亡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活着是一种状态。老师说活着与生活有区别,活着是一种基本应有的坚持,而生活是在活着的基础上追求更为幸福的东西。活着有一份在苦难中挣扎奋战后的无奈。不管遭受怎样的无奈和苦楚,都要活着。
有人说,人嘛,就是要活着。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这话反映的不仅是人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更体现出人对待苦难的一种从容,一种乐观。
《活着》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富贵的一生,出身富贵,以及从富贵到贫穷,再接二连三面对死亡。他体验过富贵,更经历过苦难,甚至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老师说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人们承受着巨大的苦难,而却仍坚持要活着以及面对众多死亡之后的从容。的确,我们不应该单纯只看到主人公活着以及面对苦难,而应该纵观当时时代背景,处于饥荒年代、战乱年代的人们,经历着战争、饥荒以及当时的大跃进和农村改革,他们的人生有多大的困难,我们无法体会却可以想象,在那样的背景下,活着是对人们最好的期待,那时,可以说活着就是幸福。其实,余华先生,写的又何止是主人公富贵一个人呢?他写的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像富贵那样饱受战争、饥荒、改革甚至死亡的苦难却仍在夹缝中努力挣扎着活着,这样的处境,我相信那是真实的,也是无数个中国人在那种年代里会遭受的。所以我的心纠结了,为那个年代的苦难以及在苦难中挣扎的人,而对余华先生的敬佩也不由而升。
老师还提到这样一个活着的过程也可能是指中华民族,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以及它在苦难中跌跌撞撞,挣扎着活着走向明天和经历苦难后的从容,对,就是这样一个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典型,《活着》它所真正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恐怕只有余华先生在写作时的内心才能知晓。而我们在和平、温饱年代所能从作品中感悟到的只是那令人揪心的苦难以及努力活着的精神罢了。有人说,她从作品中看到韧性,生命的韧性,生命面对苦难,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而我们也需要追求这样一种态度。
对苦难的思考,对人生的选择,我们所需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在精神活着,活出属于生命本身的精彩。
通过《活着》的欣赏,很有感悟。活着,好好活着,不论遭受怎样沉重的苦难,这是生命对人生的负责和展望。
对于苦难的思考,对于人生的掂量,下次探讨路遥先生的一系列作品。
活着,好好活着!这才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