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IT教育的现状和改进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我们当时毕业的就业情况就是“惨不忍睹”,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杯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没劲,软件公司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初级编码人员。很多学生快毕业了连开发工具都不怎么会用,连个简单的完整的程序都不会写,对软件系统的概念更是模糊;老师不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只知道学得不好。结果一个班级四十多人,只有两三个人在实习期找到了从事开发的工作,师生都无奈的说:“杯具”!
毕业找工作的学生都会深有感触,面对IT工程师们提出的问题总是感到很茫然。比如:有人问XML是什么,有什么用途,而你却不能答得让人满意;当有人问你用过什么源代码管理工具是,你却挠着头,泛着白眼,都不知道什么是源代码管理工具。
毕业的学生也许能明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职业IT教育没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去努力”。当然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有学生自己的,也有学校的。首先,大部分在校生学习不能积极主动,而是悲观消极,懒惰,贪玩。其次,学校的引导和教育也存在问题。学校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选定教材,然后根据教材制定整个学期教学的计划和课程安排。教学准备工作做好后,教师就根据教学计划开始备课。第一堂课就是类似这样的场景:这学期呢就有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下面请大家把教材翻到××页……。其实教学方式和高中差不多,就是没有高中那么严格罢了。
学生刚入学时对软件技术这门学科感到很陌生,他们对什么是软件技术基本上没有概念。学校的固有思文就是做好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然后就开始给学生灌输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的专业知识。当学生仅有的好奇心消磨殆尽是,剩下的只是迷茫和反感。我们的老是开始会对我们说:“要培养对这么学科的兴趣,这样才能学得好”。试想,一个对这门学科没有什么概念的学生他怎么才能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呢?!况且这门学科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是个很抽象的虚拟事物,是让人看了就眼花的代码。学校没有在引导学生如何进入IT大门做多少工作。
个人觉得,学生刚入学时,不要马上安排专业相关课程,而是开设“引导课程”。何谓“引导课程”呢?就是用普通人就能礼节的方式去阐述软件技术相关的东西。让学生脑海里对软件技术有个最基本的概念,让学生知道软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软件的前景,让学生知道软件大概是怎样做出来的。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这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引导课程”不需要产生多少文档,主要给学生描述一种美好的愿景,让学生对软件技术产生兴趣对软件技术有个初步的概念。
“职业教育当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这样的观点可以说是职业院校的出现的原因,但是学校所做的事情好像并没有很好体现这种观点。和朋友们聊天常常也会讨论到IT教育的问题,从中得出IT教学可以从这五个方面的着手:课程配置,学科教学重点,学科间的配合,项目实战,资源配置。
“课程配置”要做的事情很简单,该上的课程一定不能少,可上可不上的课程坚决不上。记得快毕业时,学校开设了一门和“ERP”相关的课程。学校开设的目的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出于增加就业率,但是效果很差。开设这门课的时候正逢将毕业出来工作,那时人心涣散,就业压力大,对专业很没有信心,上课基本没有人再听课。学校花费的好多时间和教育资源来开设这门课程,但是收效几乎为零,据我了解当时的毕业生没有一个是从事ERP相关工作的。也许学校有开设这门课的原因,但效果是很难让人满意的。
“学科教学重点”是个非常熟悉的词,但是这里的和常规的有点不同。当还是学生的时候总是感觉一门课学了一学期,到最后都不知道学了哪些东西。刚开始还知道学了哪些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模糊了,实际上很多知识到工作了都没有用过,这让我产生一个想法:一门课里面的知识应该选择性地去教,不常用的知识不在课堂上讲解,选定好哪些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后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教完。这样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学习内容学生容易接受,缩短了学习时间学生还能记住大部分学习内容。这就是学科教学重点的思想。节省下来的时间以后可以有很多用处,比如:项目实战,补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