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还没吃午饭心理讲座观后感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现在的大学生们对于这种老生常谈似的说教式教育大抵都是打心底里厌恶的。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可是仅仅是十几年来不断重复的厌恶。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眼中的才是真实的世界。别怀疑,人就是这种偏见主导思文的动物。我没有仔细研究老师到底讲了什么,事实上从头到尾我都听着音乐看着小说,从那音乐间隙中听到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到大抵是些:要自信、要乐观、要努力、要上进、要多与人交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呵呵,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大学生,这些道理大概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吧?但是知道又怎么样?知道不等于做得到!就如同人人都知道吸烟有爱健康依然那么多人乐此不疲一样。
呵呵,老师,我豪不怀疑你的努力。为了举些生动的例子,为了让语言更加风趣幽默,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强的代入感,您一定做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出了相当的努力。你正在做一样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拯救无数的误入歧途的“失足”青年,让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是的,您的心里一定被这种神圣的使命感充满,甚至来不及自己思考其中的现实意义。无新意,无创意,毫无建设性意见,这是一个无知青年对你讲座的评价,也许其中有着偏激的主观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同学听完讲座的反应就是:“哥想睡觉!”“哥还没吃午饭!”“浪费哥的时间!”。。。甚至还有更过分的“害哥吃饭都没了胃口”,是的,也许其中存在偏见于夸大成分,但老师在大多数观众趴在桌子上并且不断有人中途退场的情况下依旧面不改色的做完演讲,本人对老师的这一涵养是颇为佩服的,虽然最后做出了点名这种略显小肚鸡肠的举动,但依旧不妨碍本人对老师的敬仰。
对于很多心理有问题,生活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你可以给他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告诉他该怎么做。虽然这个做法不一定正确。但他知道了做不做,做了能不能坚持,坚持了能不能成功却是另一个问题。事实上,除了口头上的支持,你给不了他任何实质上的帮助,很多心理障碍必须依靠自己突破,谁也帮不了自己。成功可以借鉴,但却不可复制。相同的病,一样的药有些人有用,有些人无用一样。对症下药,不仅是对着表面的症状,还有更深层次的病因。况且,上帝只救自救的人。
事实上,这种公益性的讲座不是依靠演讲者的个人魅力而是需要依靠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才能保证不情不愿的听众的数量,且不论演讲本事的性质,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中国特有的悲哀。同时也是对演讲,这一思想交流形势的亵渎,对听众乃至演讲者的侮辱。。。
当然,还有这个观后感,狗屁的观后感,这就是我的观后感——《我还没有吃午饭》,满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