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及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集团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企业合并在经济生活中将成为一种常态,而且将占据重要的地位。集团化的不断发展和大型集团的出现,母子公司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子公司的利益与母公司息息相关,为了反映集团整体的经营业绩,衡量集团的经营状况,需要编制能够反映集团整体情况的合并财务报表,供集团管理层决策需要,同时也供外部信息使用者参考。控股公司依靠合并财务报表掌握集团整体的经营成果、资源分配、利润分配等情况,在合并报表中对母子公司经营业绩统一反映,不但可以避免单一报表的片面反映,而且可以进行正确的绩效考评,全面了解集团的资产变现能力、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发展能力等。
但是合并问题是多年来国内外会计领域的一大难题,它常涉及到会计主体的部分或是全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我国自从1995年《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合并范围的有关规定一直在变化和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逐渐增多,在当前现代企业制度的创建中,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集团化发展己成为一种趋势,为提供更加相关可靠和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合并会计报表,实务中更加迫切需要相关准则的指导,2006年,我国己经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比较明确的确定了我国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问题,这一准则的出台完善了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理论,虽然我国的企业兼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何使得我国企业合并理论与国际上的理论接轨,合并范围如何确定,合并理论如何选择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对合并范围问题进行研究是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的出发点和关键,也是规范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充分反映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人拟就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进行全面分析,对合并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企业实务界和理论界构筑合并范围和理论的完整体系有所帮助。SSB信号的仿真分析-Matlab课程设计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各国在确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时,大多以“控制”作为合并的基础,可以说,“控制”是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和实务的核心概念,深受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的重视。FASB在1999年的征求意见稿中将控制的定义改进为“一个经济实体具有指导另一个经济实体经营活动的政策和管理的非共享的决策能力,从而由后者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增加自身的利益或限制自身的损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将控制的定义更新为“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藉此从该企业的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在合并理论选择方面,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合并理论: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认为: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普通股股东编制的,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东利益。实体理论认为:企业集团内所有股东一视同仁,不论是多数股东还是少数股东均作为该集团的股东,并不过分强调控股公司的权益。所有权理论则认为:企业集团关注的是以投资为基础、连同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对另一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部分。目前来看实体理论成为合并报表的主流理论已是大势所趋。
在几十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走过了一条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趋同的道路,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界定已由既强调数量标准又强调质量标准,发展到了更加强调实质性控制原则。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之前执行的相关规定相比,将合并范围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首次强调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指明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在判定是否存在控制时,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上加以规定,不仅将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作为判断控制的标准,并且还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四种不拥有半数股权但依据控制定义应纳入合并范围的情况,同时规定,无论是控制股权还是符合所举的四种情况,只要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被投资单位则不能纳入合并范围。经过这一番变革,关于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界定的规定,我国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相关规定趋同。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