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内部控制立足改善行为而不只是限制职权
内部控制应立足改善行为来完善原有的理论方法,这种视野大大地冲破了传统内部控制着眼于限制职权的框框。一般而言,在现代企业,每个员工的行为都是由信息导向的,因此,改善行为就意味着必须改善内部控制的标准及指标体系。事实上,单个成员或业务、流程来分析,改善行为是十分模糊的标准。只有立足整个组织,从各个成员、业务、流程改善总体业绩的贡献出发,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满足内部控制需要并有效改善行为的衡量和考核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人们一般接受的是局部改善,因为这很容易计量并能让大家认同其地位。但是,局部的改善并不一定真正地给总体业绩带来改善,有时很可能会产生破坏作用。反言之, 立足总体要求改善,对于个体行为而言,有些时候可能意味着放弃既得利益,不受重视甚至消亡。这正是许多公司实行总体改善措施会遭到现有的管理层或员工强烈抵制的一大原因。传统的内部控制恰恰满足了这种日趋保守的需要,结果导致经济效率的降低。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是: 打破权力界限,建立有效的控制团队。这种团队类似我们通常见到的“攻关小组”,“特别委员会”等 , 团队是由互补技能的个体组成, 致力于共同目标和工作方法,共同承担责任。因此, 内部控制改善行为的确切含义应为: 组建并改善团队行为。由此 , 内部控制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就是有效地控制并引导团队行为。研究表明: 大多数人在一个团队里工作要比自己单干更令人满意、回报更高。内部控制必须努力促进公司内部控制团队的形成并让其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
给排水工程英文文献翻译及参考文献2007年10月11日~20日,以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12]同志为团长的考擦团一行10人对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进行了考察,重点了解两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及监管做法,并撰写了《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监管体制》一文。其目的就是希望同学对国外的部分运作良好的企业进行考察,从中学习他们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最终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乃至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司制度和管理体系,以求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同时,从前几年国有企业的的改制[13]中,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并取得不小的成绩,这多后来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实施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 会计研究,2006
[2] 王友礼,刘作庆,张联胜.企业内部控制知识读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 邢小玲.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3
[4] 樊行健.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J].会计研究,2007
[5] 林钟高,徐虹,吴标明,张力,刘素.企业内部控制研灾[M].2006,12
[6] 朱锦余,赵如兰,陈红.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8
[7] 赵新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
[8] 刘震伟, 洪梅初.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变[J].华东经济管理,2008,12
[9] 杨雄胜. 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会计研院,2006,2
[10] 石爱中. 从内部控制历史看内部控制发展[J].审计研究,2006
[11] Maiorescu Iulian.IMPLEMENTING E-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2008
[12] 国有企业监事会考察团.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管理体制[J]. 国有资产管理,2008
[13] 郜林平,李根旺. 将公司治理机制引入国有资产管理之研究[J].会计之友,2008
上一页 [1] [2] [3]
企业内部控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