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磺酰胺类
这类初级光亮剂早期使用较多的是对甲苯磺酰胺。它与水合氯醛组合成为一组光亮剂,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短期使用过,可不久被糖精所取代,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对甲苯磺酰胺由对甲苯磺酸经氯化成对甲苯磺酰氯,再用氨处理而成。对甲苯磺酰胺在水中较难溶解,也需要用氢氧化钠进行处理成为钠盐,才能增加溶解度。
校园笔记本电脑知识普及活动策划文案c. 亚磺酸类
这是些含硫化合物。严格来说,它们不是属于初级光亮剂范畴,而是介于初级光亮剂和辅助添加剂之间。
(1)苯亚磺酸钠 一种白色鳞片状结晶,易溶于水,由苯磺酰氯与亚硫酸钠加成而得。它是一种低电流密度区光亮剂,或称走位剂。用量0.1~0.2g/L。多加了镀层要消光。苯亚磺酸钠也可作高硫镍添加剂。
(2)对甲苯亚磺酸钠一种白色鳞片状结晶,易溶于水。由对甲苯磺酰氯与亚硫酸钠加成而得。它也是一种低电流密度区走位剂,还能提高镀镍溶液对异金属杂质的容忍度。添加量可比苯亚磺酸钠少些,价格也比苯亚磺酸钠贵。
d. 苯磺酸类
如苯磺酸钠,由苯经硫酸磺化成苯磺酸,再用氢氧化钠中和而成。间苯二磺酸钠,由苯经发烟硫酸磺化成间苯二磺酸,再用氢氧化钠中和而成。这类初级光亮剂有一定作用,但性能不及苯磺酰亚胺类,所以现在也已趋向不用。
1.3.3 影响分散能力的主要因素
a. 几何因素的影响
几何因素是指阴极和阳极间的距离及其排布,镀槽及电极的形状及尺寸。为了便于讨论,将装置简化为在一个长方形镀槽中,两个面积相等的平板阴极与阳极平行放置于阳极的同侧,但是距离阳极远近不同,分别称做远阴极和近阴极。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
当电流通过镀槽时,假定阴极和阳极均不产生极化,则槽电压可表示为
(1.2)
式中:R远和R近分别为远阴极和阳极间以及近阴极和阳极间电镀液的欧姆电阻;J 远和J 近分别为远阴极和近阴极的电流密度
(1.3)
式中:σ为镀液的电导率;Z远和Z近分别为远阴极、近阴极与阳极间的距离;S远和S近分别为远阴极和近阴极的面积,已知S远=S近
(1.4)
式中:△l为远、近阴极与阳极距离之差。可以看出,△l越小,J远 /J 近越接近1,当△l一0时,J近=J远,阴极表面各部位电流密度分布越均匀。上述讨论的前提是忽略了电化学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电化学因素(电极的极化和镀液的导电性)对阴极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是有很大影响的。
b. 电化学因素的影响
在渡槽中,当有电流通过,电极的极化不能忽略时,远阴极与阳阴极间以及近阴极与阳极间的槽电压可分别表示为
(1.5)
整理后的下式(1.6)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E/△J(阴极极化度)越大,σ越高,J近/J远越趋近与1,阴极表面电流密度分布越均匀。
c. 镀液电阻的影响
ρ是溶液的电阻率,说明溶液电阻Rr小,溶液的导电性越好,ρ的值越小,越趋近与零,也就是说,溶液的电阻越小,远近阴极与阳极间的电解液电压降越小,电流通过电解液的电阻也越小,因此电流分布趋向均匀。提高了电镀液的分散能力,为了提高电解液的导电能力往往要加入不参加电极反应的导电盐。例外的如镀铬溶液提高溶液导电能力不能提高分散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简单盐镀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