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礼——《论语》处世的行为规范及其对当下的启迪
“礼”在《论语》中的地位,仅次于“仁”的地位,“仁”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认为,孔子所说的礼属于社会伦理规范和制度,而仁则属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品质,周礼是最完善的伦理规范和制度,而仁则是最完善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礼在当下社会对当下有重要的作用,田军《孔子“礼”的社会现实意义》认一文主张“礼”具有重要的“社会调节作用”和“社会规范作用”,“礼”被用来规范社会及个人的行为。以合乎社会需要的“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于为人处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张义明认为礼限定着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性质,礼为人之本质,同时又是一种道德修养途径,通过礼,人们寻得内心的“仁”,礼还是一种制度,规范家庭和社会关系。孙亚丽、秦尚伟的观点与上述观点具有一致性。
三、义——《论语》处世的义利取舍及其对当下的启迪
义利的取舍对当下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义利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切身的利益。现代社会仍旧需要《论语》中的传统义利观对当下的社会进行指导。义乃人的根本追求,但并不要求对利的放弃,岳汉景《论孔子义利观中的辩证法思想》中认为义利是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的,义中有利、利中有义,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人们逐利。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提出,人的行为必须合乎当然的准则,即依义而行,而不应顾念一己的私利。在义利的取舍中,有着本身的标准,周海生认为,义和利就和谐的统一于礼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吴惜金认为孔子的义利观不仅给我们指明了义利取舍的方向,也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行为提出了道德上的要求,构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
四、和——《论语》处世的最终的诉求及其对当下的启迪
“和”是《论语》处世思想的最终诉求,对现代社会形成良好的处世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郭自先《试论孔子“贵和”思想的进步意义》一文提出,《论语》中的“和”就是“使相关事务各部分彼此协调、对立统一、交融渗透、协调适中、不偏不移、刚柔相济趋向完美”。李泽厚《论语今读》一书认为“和”的前提就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然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李静等认为“和”就是中和,是一种和谐、适度的状态。郭自先认为孔子的学说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对其极力的推崇,而且其“贵和”的思想对当下的社会建设、个人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论语》处世思想的研究,研究者给予其极大的关注,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研究者们都是从某一方面或零散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而单纯对处世思想对当下的启迪意义方面的研究则是比较少的。对《论语》处世思想对当下的启迪意义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的研究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就是要参考各家观点,更加系统性的去研究探讨《论语》处世思想对当下的启迪意义,以其对当下人们的处世思想有所启迪。
上一页 [1] [2]
《论语》处世思想对当下的启迪文献综述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