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也沿袭了宋以来对陶渊明个性的敬仰。沈得潜在《说诗睟语》中说:“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对陶渊明个性中任运自化的个性特征提出赞同。晚清的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他认为陶渊明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这也表明梁启超对陶渊明寄心田园的个性特征的赞同和接受。
二、近现代关于陶渊明个性的研究状况
近现代对陶渊明的研究来说是一个转折期,自梁启超开始转到了科学的文学批评轨道上来,也是近代第一个用西方先进观念与方法全面而深刻论述陶渊明的人,开创了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他认为陶渊明个性的整体特征是“冲洁高远”,但又辩证地指出陶渊明因为生活所迫,也“曾转念头想做官混饭吃”,“他精神上很经过一番交战,结果觉得做官混饭吃的苦痛,比挨饿的苦痛还厉害,他才决然弃彼取此”。( 《陶渊明资料汇编》)他对陶渊明的个性特征研究更加辩证客观。他还最欣赏陶渊明的性情之真,说“这样的人就是‘真人’,这样的文艺就是‘真文艺’。”(《陶渊明资料汇编》)。梁启超的《陶渊明》一书中大力褒扬陶渊明人格个性,指出“渊明一生都是为精神生活的自由而奋斗”,为了追求个性的独立自由,牺牲物质生活的享受也在所不惜,陶渊明既不愿作别人的奴隶,也不愿做自己的奴隶,因为“自己甘心做自己的奴隶,便永远不能解放了”,赞扬陶渊明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奴隶”。唐满先先生评价陶渊明说“碰到了一个黑暗的时代,理想无法实现”、“不肯同流合污,又无力进行斗争,只好洁身自保,隐居田园。”(《陶渊明思想简论》)唐先生这样的言论说明他对陶渊明不愿违心入仕为官,率性的个性特征的认同。王瑶先生对陶渊明的个性的评价多从消极的角度出发,他曾说:“正因为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力变革,而且也看不出变革的希望,遂采取了消极的‘独善其身’的逃避办法,那么由此而自甘寂寞和安于现状,正是由洁身自好的退隐发展下来的必然结果。”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陶渊明集•前言》)又说:“他的饮酒是为了退隐和逃避。(《陶渊明集•前言》)王瑶先生这样评价渊明先生的不违其心和诗酒风流的个性显然是不够客观公允的。吴云先生说:“王瑶先生的《陶渊明集》由于时代局限性,缺乏对陶渊明为人和为文的整体性、完整性、多样性的研究。”随着魏正申先生关于陶渊明并非消极隐逸论的提出,陶渊明隐逸的真实面目慢慢被还原。但是还没有人对陶渊明个性做过专门的探究。
1985年全国首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在陶渊明的故乡江西九江召开,迎来了现当代陶学研究的新气象。这次研讨会对陶渊明的生平、归隐思想和艺术风格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洪林钟《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中指出“陶渊明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高风亮节的一生。陶渊明的一生有奋斗的快乐。亦有失意的痛苦;有理想的寄托,亦有孤独的悲哀;有光亮,亦有缺点——这便是一个真实的人生。”对陶渊明的一生有了一个很准确亦很客观的评价。
总之,近现代以来,陶学研究者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研究方法渐趋科学,研究成果也更加的辩证、客观。但总的来说,对陶渊明的个性虽都有很高的评价,但仍欠系统,缺乏专门的研究。这正是本文要着力解决的
上一页 [1] [2] [3]
陶渊明的个性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