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伯莎•梅森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选题意义:《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不同于当时主流文坛为英国社会描绘的讽刺图画,小说以带有自传性质的第一人称真诚﹑坦白地讲述了作者的肺腑之言,对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细致的描写,并且站在女性独特的立场上深度挖掘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心灵及生活历程。以此构成这部小说的永久性魅力,历来成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焦点。
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女权主义批评的出现,学者在对女性作家的小说进行研究时,开始探讨她们所采取的父权制文学标准下向父权制发起挑战的复杂而微妙的写作策略。其中《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颇为引人注目,伯莎•梅森如何被严重扭曲、她是否是作者本我的展现、能否被定义为向父权制宣战的叛逆者,这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2、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研究内容:论文通过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伯莎形象发展流变﹑与简爱之间的关系对比及人物疯狂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来解读伯莎话语权的缺失,与作者之间的复杂微妙联系及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研究方法:论文主要采用例证、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简•爱》进行研究。
思路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论证,首先是根据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探讨伯莎在文本中的身份演变,即她是如何成为一个被打上“疯狂”标签的异类;
其次通过简•爱和伯莎的对比,来解读她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来解读伯莎的一系列复仇行为,其实质上是对男权社会的有力反抗。
3、准备情况:
这段时间,仔细研读了《简•爱》,并在此基础上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开拓了视野和思路,对文章的写作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下为查阅过的文献资料:
[1][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方平.欧美文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还有其他一些有关《简•爱》与伯莎•梅森形象的意蕴的研究文献。
4、总体安排和进度:
2012年12月20日—2013年1月8日,组织学生完成论文选题。
2013年1月9日—1月20日,下达论文任务书。
2013年1月1日—2月28日,设计论文研究方案。
2013年3月1日—3月22日,完成论文开题相关工作。
2013年3月23日—3月31日,提交论文初稿。
2013年4月1日—4月15日,提交论文第二稿。
2013年4月16日—4月30日,论文定稿。
2013年5月1日—5月10日,做好论文答辩准备工作。
2013年5月11日—5月31日,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综合评定工作。
(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前期基础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研究的意义:通过分析伯莎•梅森形象,揭示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女性的困境与抗争。
创新点:对《简•爱》的人物分析往往集中于简•爱形象,对伯莎形象的关注相对较少。
前期基础工作:做得较为扎实,资料搜集较为充分,思路较为清晰。
存在的难点与困难: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掌握,以及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具体文本分析,并且避免理论与文本的脱节。
建议:对人物的分析切忌肤浅,要透过表面进行深入挖掘,不可停留于现象的罗列。 同意开题!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