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律论文 >> 正文

数罪并罚中缓刑的适用

更新时间:2011-7-7:  来源:毕业论文

数罪并罚中缓刑的适用
 通常认为数罪并罚意味着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大,而缓刑则适用于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小的犯罪分子。二者看似矛盾,但确实存在交叉之处。我国现行的刑法并未明确数罪并罚中缓刑是否可以适用的问题,而学术界对此也存在着争论。笔者通过对缓刑适用条件、对象、内容、意义的分析,数罪并罚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国内外法律关于数罪并罚中适用缓刑的相关规定,得出结论认为数罪并罚在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缓刑并介绍了适用情况。。

  关键词:数罪并罚 缓刑

  不可置否,作为世界各国立法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刑罚制度,无论从刑罚理论还是从司法实践来看,缓刑制度无疑是一种合理而富有实效的行刑制度。扩大缓刑的适用范围,并与保护观察,以期发挥缓刑制度的最佳效能。在我国,缓刑制度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也需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在缓刑的适用问题上需要立法加以明确。

  一、我国的缓刑制度概述

  在我国,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在考验期内,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简言之,缓刑就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其特点是:既判处一定刑罚,却又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时期内保留了刑罚执行的可能性。

  我国刑法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74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由此可看出,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一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理论上可以认为,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轻罪。这类犯罪社会危害性小,情节轻。可以作为缓刑的适用对象,回归社会。

  2、缓刑只能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且具有悔改表现,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人。这是缓刑适用的根本条件。但对于犯罪人是否会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一种预测和判断,作为预测和判断依据的则只能是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犯罪后的悔改表现。犯罪情节较轻,并且有一定的悔改表现,说明行为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害性较小,相对而言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也较小。

  3、累犯不得适用缓刑。因为累犯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这类罪犯社会危害性大,人身危险性严重,难以改造;不执行原判刑罚势必会造成社会危害,故不能适用缓刑。

  二、缓刑适用的意义

  1、缓刑的适用充分体现了我国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刑罚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报复和惩罚,更重要的是通过惩罚教育罪犯,来达到预防犯罪和一般预防犯罪目的。对犯罪人适用缓刑,既通过判刑对犯罪人表示了惩戒又通过暂不执行对其表示了从宽,它不仅有利于感化犯罪人,而且可以更加激励犯罪人自我改造。

  2、缓刑的适用既有助于避免执行短期自由刑的一些弊端,减少了罪犯的关押数量,而且它更加符合刑罚的效益原则和刑罚的个别化原则。缓刑的适用,在节省司法成本的同时,使犯罪人不脱离社会,有利于罪犯的改造。

  3、缓刑的适用是实现刑罚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虽暂不执行原判刑罚,但他必须在一定期限内,遵守相应的规定,其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的监督和制约,如果违反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对其应当撤销缓刑,实际执行原判刑罚。

  4、有利于缓解矛盾,文护和谐。不可否认,缓刑的适用条件决定了缓刑适用的对象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人的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适用缓刑给了他们该过的机会,文护了犯罪人的尊严,有利于犯罪人弃恶从善。

  三、在数罪并罚中缓刑适用的问题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定原则和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缓刑作为一种刑罚裁量制度,适用于刑事裁量过程中。本文所讨论的数罪并罚中缓刑适用是指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数罪的并罚,而在缓刑适用过程中倘若发现漏罪或又犯新罪,都将会被撤销缓刑,

  鉴于缓刑制度的重要性,很多国家都有关于缓刑制度的相关立法。一些国家的刑法明确规定了一人犯数罪仍然可以适用缓刑。例如,现行德国刑法典第58条第1款规定:如果某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那么对第56条规定的暂缓执行刑罚来说,以总和刑罚的期限为准;1996年瑞士联邦刑法典第41条第1款第4段也规定,在数个刑罚相竞合的情况下,法官可以将同种刑罚宣告附条件执行。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颁布的《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对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犯有数罪的不适用缓刑。

  学术界关于数罪并罚中缓刑适用的争论,主要还是集中在数罪并罚和缓刑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差异上。通常认为一人犯有数罪,说明其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程度较高。而缓刑的适用对象则是那些有期徒刑3年以下的轻罪犯,且其根本条件是“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不可否认两者确实存在着冲突之处,但不能因此否认缓刑在数罪并罚中的适用。

  应当指出我国刑法并未规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数罪并罚中是否可以适用缓刑,没有规定,并不意味着对数罪并罚的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因为法官完全可以根据犯罪人所犯数罪的性质、情节,犯罪人的悔罪表现以及个人情况等内容,以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为标准,决定是否对犯罪人适用缓刑,只要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对数罪并罚的犯罪人适用缓刑,法官的这种裁判就是合理并且合法的。

  笔者认为,一人犯有数罪,在符合缓刑适用条件下,可以适用缓刑。

  1、数罪并罚并不意味着社会危害性就大。在各国刑法中,判断犯罪人社会危害性大小最浅显的标准是刑期。在不能量化社会危害性的情况下,犯罪人被判处的刑期几乎可以说是唯一通用的判断社会危害性的尺度。一个人犯有数罪,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轻微的故意犯罪,只要他的刑期属于三年以下,就仍然可以认为是轻罪,社会危害性较小。

  2、通常认为数罪并罚不可能实现法定刑三年以下,这完全是错误的。纵观我国刑法,能够判处法定刑三年以下的罪名占了绝大多数。在故意犯罪的情况下,也完全有可能造成数罪并罚三年以下的情况。

  3、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过司法解释,对于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犯有数罪不适用缓刑。但是,该司法解释只是针对特定对象,不具有普遍性。

[1] [2] 下一页

数罪并罚中缓刑的适用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