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正文

公司员工激励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和发展方向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8-9:  来源:毕业论文
公司员工激励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和发展方向 第3页
如图表2.1,由(1)未满足的需求;(2)动机;(3)行为;(4)目标;(5)反馈。
 图2.1  激励过程反馈模式
2.3激励过程的关键因素
从图2.1激励过程反馈图,我们可以看出:激励过程的关键因素是需求,动机和行为。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指向目标,而目标又有达到达不到两种情况,达到目标就满足了需要,消除了心理紧张;未达到目标就产生挫折感,心里更加紧张。无论是满足了需要还是受到了挫折,又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行为。这是因为:满足了需要,可能又产生了更高层的需要,于是更加努力;也可能出现安于现状,不再努力,不思进取。若受到了挫折,可能接受教训,更加努力去达到目标;也可能从此消极没了斗志。就本质来说,激励过程是就是由刺激变量(目的,诱因等)激活机体变量(需求,动机等),从而引起行为反应变量,去实现目标。
2.4激励的本质
激励的本质就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机制,对组织成员的需要动机施加影响,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的行为,使个人与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一致起来。激励可以看作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出发,针对不同个体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价值,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和热情,调动个人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按照组织所需求的行为方式去积极、能动、创造性地运用其人力资源,从而最大化地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2.5激励理论
2.5.1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
从古到今,国际、国内对激励问题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早在几千年前,为了统兵作战、治国安邦,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激励思想。
1、通过教育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思想。儒家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应措施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如孔子提出为政首先就是要考虑施恩惠于人民,使人民过着安逸的富裕生活,否则就是“不仁、不义”。
2、因人而异的激励思想。兵家提倡以心治心、因人而异、论功行赏的激励思想,《孙子兵法》中指出奖励时要论功行赏,使奖励具有差别性;奖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孙子认为认识到有的人贪生,有的人爱财,指出奖励要与受奖人的需要相结合。兵家还主张根据作战情况的不同,破格奖励,以达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效果。
3、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法家主张使用客观的、具体的、铁定的法律,通过铁面无私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强化司法的威严和检查的力量,以期确保各职责及工作程序的最高、最大限度的效率并有效地防止和消除读职、怠工腐败和浪费。法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信实的奖惩赏罚。如韩非子把赏罚作为郡主二柄:“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4、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激励思想。墨家的管理文化是融法、理、情为一体,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之以法,多种激励方法综合使用,效果显著。一是赏罚激励。墨子认为,用惩罚和奖励的强化方法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墨子从管理者角度分析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责之;不能射御之士,我罚贱之;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罚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二是榜样激励。墨子认为榜样激励是用管理者自身的良好行为激励下属。他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上行下效的作用。在《墨子•七患》篇中讲到灾荒之年为了节约开支,共度难关,管理者自减傣禄,灾情越重,优傣禄越少。三是感情激励。墨子主张通过管理者的关怀和厚爱去感动下属,激励下属。四是荣誉激励。用荣誉去调动将士的积极性[2]。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2.5.2  西方激励理论
西方学者围绕着人的需要实现及其特点的识别,如何根据需要类型和特点的不同来影响他们的行为对激励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一些有关激励的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莫瑞的显示性需要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是最为典型的几种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布汉姆。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这五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即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提高。从马斯洛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人的需要在纵向上有高低层次之分,即人有低级需要和高级需。第二,需要产生和满足是有一定顺序的。低级的需要无论如何都是不容忽视的,它们恰恰是最应该优先满足的基本需要,并且只有在此前提下,高级需要才会出现。
(2)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耶鲁大学的克莱顿.爱尔德弗(Clayton Aldermen)重组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使之和实证研究更加一致。经他修改的需要层次称为ERG理论(ERG theory)。
爱尔德弗认为有3种核心需要: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所以称之为ERG理论。第一种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即文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要满足社会的和地位的需要就要和其他人交往,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中的外在部分相对应。最后,爱尔德弗提出了成长需要——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的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是美国行为科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tzberg)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将其称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获得认可、工作富有挑战性、责任、晋升机会、成长等;而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则大多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关,将其称为“保健因素”,如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金、同事间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安全保障、地位等。
(4)莫瑞的显示性需要理论莫瑞〔H. Murray)于19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显示性需要理论,对人的需要和激励提出一系列重要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公司员工激励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和发展方向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