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薪酬管理论文摘要+现状分析+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因为薪资管理政策及数据在许多企业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所以在进行薪资调查时,要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对方对应部门或总经理联系或利用其他方式获取信息,不过我在该公司实习,所以以毕业论文搜集资料作为参考,公司人员都乐于帮助我的,所以薪资资料还算准确,我搜集资料主要运用了访谈法、理论分析、二手资料收集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
论文构成以及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研究这篇论文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分析玉堂家具有限公司现行薪酬管理制度,第三部分是玉堂家具有限公司薪酬管理改革及对策,第四部分是玉堂家具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改进后预期效果评估。总的来说是以分析企业,提出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一些主要的问题,然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得出解决的对策。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玉堂家具有限公司的薪酬管理方面的内容,玉堂家具有限公司处于顺德乐从家私城内,周边是数以千计的同行,我的构思是以研究该公司的薪酬管理,可以引用到不少跟该企业的性质相似的同行当中,对那些企业的员工以及企业以后的经营有所得益。
1.1 题目背景及目的
面对未来竞争激烈且快速变迁的经营环境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健全的薪酬制度是吸引、激励、发展与留住人才的最有力的工具。无论处在哪个管理阶段,薪酬管理始终是核心,而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将不足以满足现代高素员工对工作生活量的追求,在中国,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对薪酬管理的研究也起步较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对企业薪酬的研究也大多带有一定程度的行政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企业管理出现的新问题,许多学者也在引进国外薪酬管理方法,以期改变原来单一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国企业所使用的一些薪酬政策,在西方也尝试得如火如荼,比如工人技能等级工资制,属一种以“投入”为基础的薪酬模式,更符合知识经济对新技术、新技能的要求。“工效挂钩”也与利润分享“制异曲同工”。在西方泛化管理阶段,我国却在实行“福利社会化”。此外,我国的人本管理在理论中已相当成熟,但在实践中却没有真正落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强化薪酬的激励功能,如何处理好既吸引人才又降低成本这对矛盾,成为企业薪酬管理的难点。对于员工来说,薪酬是其职业生涯的原始动力,是生存发展的物资源泉,是社会地位的表达,是自我价值的主要实现途径;对于企业来说,薪酬是连接员工与雇主的纽带,本世纪的薪酬管理已不再是简单的将薪酬发给员工或增加薪酬水平的过程,企业必须树立全新的薪酬管理理念,运用崭新的薪酬管理办法,这是使薪酬成为满足员工需求、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辣-文;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企业凝聚力不强,员工失去归属感,企业人员流动加大。据统计,家具厂的人员流动,每年都在15%~30%,尤其是高学历者、管理人员、三年以下的工人流动较多,主要原因多是由于家具厂环境差、吃住比较艰苦、厂里人际关系复杂;老板不信任;好高骛远;企业之间人才竞争等原因。人员的大量流动,使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给企业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管理风格。不过我们又可以从两角度看薪酬管理的意义:
1、从公司角度:降低了人员流动率,特别是防止高级人才的流动,吸引高级人才;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更容易吸引高级人才;
2、从员工角度:短期激励: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长期激励: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
目 录
1 绪论1
1.1题目背景及目的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2
1.3 题目研究方法7
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7
2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现行薪酬管理制度分析8
2.1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概况8
2.2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现行的薪酬管理8
2.3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现行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分析8
2.3.1 从劳动力需求角度分析外部竞争性9
2.3.2 与行业内竞争对手比较分析工资使用效益11
2.4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现行薪酬制度内部公平性分析12
2.5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2
2.5.1 薪酬内部不均衡12
2.5.2 薪酬水平与外部市场不均衡13
2.5.3 分配方式单一导致长期激励不足13
2.5.4 绩效薪酬与业绩脱钩13
2.6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4
2.6.1从整个人力资源系统来看14
2.6.2 从薪酬系统本身来看15
2.6.3 从系统的运行来看15
3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薪酬管理改革及对策17
3.1 大力建设公司的薪酬文化17
3.2 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位评价系统17
3.3 建立系统公正的绩效体系18
3.4 结合公司自身特点确定一个合理的薪资水平18
3.5 引入监督机制和沟通机制19
3.6 注意薪酬支付的技巧20
4 玉堂家具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改进后预期效果评估22
4.1 对员工的影响22
4.2 对公司文化的促动22
结论25
参考文献26
致谢27,168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