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论文+企业文化案例 第7页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方针,便是“技术第一主义”。重视技术开发进而重视技术人才,姻亲群体便受到强有力的冲击。1969年,三星电子公司设立后,立即主动引进日本的高技术,招聘在美国的韩籍高级工程师。1992年成功开发了64兆存储器(Mega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在技术领域站到了世界最高峰。此后两年一直稳坐电子Dram领域第一把交椅。三星综合技术院技术员从70年代末580人到1995年升至17000名。头10年即申请工业专利488项,获得专利59项。研究开发工作在整个集团举足轻重,姻亲、同乡逐渐被“外来会念经的和尚”所排挤,遭到残酷的淘汰。
3.2.2 经营文化理念的变迁
1973年在“第二个经营五年计划”中,三星把集团经营观确定为“事业报国”,“人才第一”及“合理追求”,正式作为三星的经营文化理念。
李秉哲早年留学日本,对日韩经济对比差距印象深刻、又亲历日本占领韩国作为亡国奴的历史,也体会了韩朝战争的残酷,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事业报国”发自内心。1982年,李秉哲在美国渡士顿大学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即席演讲:“我通过一生的企业活动学习而确认的是企业生存基础是国家,因此企业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努力贡献。”
1936年的三星只是一家大米加工厂,韩朝战争期间三星主要业务是购买水果、干鱼等货物,出口到中国东北、北京等地,还销售制粉机、制面机,根本没有现代制造业技术,管理上也仅靠经验反思,属于作坊式,因此“人才第一”的口号,反映了三星人的现代意识。“合理追求”的背景是:韩国社会从50年代的战后时期转入60年代的产业化时期中,经历了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混乱和变迁,三星在政府、社会的干涉和影响夹缝中生长,不得不采取“内方而外删”的策略和理念。
1984年三星集团又制定了“创造精神”、“道德精神”、“第一主义”、“完全主义”和“共存共荣”的三星精神,这些都是为了摆脱前面所说的几个困难(经验不足和政治、社会混乱等)和为适应新社会新市场做准备。
60年代至70年代,当三星许多事业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与政府关系还没有理顺及企业本身的社会成熟度不完善时,上文倡导的理念,是十分先进和适时的。进人80年代中期及以后,高科技产业风起云涌及经济开始垒球化,在过去不可想象的国际竞争如今已充斥每个角落,三星开始反思原来的精神理念:“事业报国”浸入了目标主义,颇具短期业绩的味道;“人才第一”既有适时的赏罚分明的原则,又有实践中的明哲保身的倾向:而“合理追求”体现着创业者谨小慎微的强烈保守主义色彩。这种精神渗透进管理层,受到改革派越来越多的异议。
1987年新董事长上任,拟定腾飞宣言:“把三星建设成2l世纪世界超一流企业!”把原有三星创业理念调整为“自律管理”“重视技术”和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辣.文"论'文.网
http://www.751com.cn 世界挑战,创造未来”。此举反映了三星人决心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把顾客定位在世界和未来,力图领先国际,确保三星为同行业中世界第一的构想。
50年代至60年代初,美国援韩的物资源源不断流入韩国,韩国企业的重要任务便是对这些原料制品进行加工,使得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国有化色彩,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也密切起来。1961年,李秉哲被政府冠以贪污罪名,被没收了银行,并罚款8亿韩元。1962年,李秉哲创建了可年产尿素33万吨的韩国化学肥料公司,但因被怀疑走私基建资材,致使化肥公司大部分股票被政府征收。不管对李秉哲的实体采取了征收或没收措施,对于急于打开经济局面的朴正熙政权来说,不会破坏已建成的实业,而且也不得不承认李秉哲是一个卓越的企业家,政府不能忽视他的能量。1963年,李秉哲创建了三星生命保险公司,接管新世界百货商店,1965年创建全州制纸公司,1969年创立三星电子公司、三星电机公司,收购了中央日报、东洋放送、成均馆大学,70年代开始进军重化学工业。
对于政府有分寸的制裁,李秉蜇耿耿于怀。60年代末,李秉哲以各种借口拒绝掉赛杭汽车公司亚细亚汽车公司的再建任务,而这两个汽车公司的再建是政府的重要工业规划之一,且待遇不薄。李秉哲如此意气用事,从三星体制上看还是源于家长制。
家长制并没有随着开放的李健熙的继任而消失。1989年韩国(工业发展法)废除,政府对汽车投资的限制也随之结束,李健熙立即进行汽车投资,遭到了以现代集团为首的5个公司以“过度竞争”为名的强烈反对,同时也违背或冒犯了政府的指导性计划,李健熙依然我行我索,引进日产内燃机技术开始了大型商用汽车的生产,1994年又挖走了原属大宇集团的合作伙伴日产汽车公司,开始了小轿车的生产。投资汽车业是李健熙强大专治权的产物,其中既有技术上的考虑,也不能排除个人意气的倾向,还有蔑视政府的意味。政府再次出台计划,倡导各财阀选定自己的“主力事业”,即把住拳头产品行业,不要过度分散经营资源。三星于是选择了电子、化学和机械装置产业,显示了进军汽车业的决心,此举,评论家们毁誉参半。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家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论文+企业文化案例 第7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