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国内外当前现状:在国外,政府和其它组织都十分重视培训,培训成为员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并且公款用于培训已成为合法的举措。一些政府机构增设了培训部门,在另一些机构较大地扩充了它们的规模,其次,愿意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计划的经费不断增加。既使在经济萧条时期,绝大多数企业的培训经费反而增加。第三,培训经费在公司里所占比重很大。第四,目前,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而是一种需要,培训工作更是倍受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国内,企业正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培训中心成为组织中可有可无的机构,效益好时,这个机构才有立锥之地,效益不好时,遭到裁减的首先为培训机构,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在,培训的收益对组织的效益相关性不大,使培训不受注重;二是培训方案没有科学设计,使培训并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大家的共识。
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员工培训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措施是培训。职工培训是留住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职工培训的长远目标和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职工培训必须具备适应外部环境急速变化并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因此,关注和研究现代企业职工培训的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大多是模仿西方国家的模式,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①培训工作没有与企业总体目标紧密结合。企业无论为员工提供何种培训,其目的都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目标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培训只是流于形式。②仅强
调培训计划,不强调培训结果。实施培训关键是看培训后的效果。有不少企业非常重视培训工作,但是对于培训结果如何却不太关心,这种培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果却不好。③培训的短视效应,没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一个企业在其中长期发展中,应该对要达到的中长期目标及早进行预培训,否则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青黄不接。业务工作就没办法顺利进行,以至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④培训方法简单,培训过程不连续。新员工只接受到基本的岗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然后就自己开始独立工作;而且,很多公司只有基本的岗位培训,没有连续的培训方案,进入公司后完全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学习。
员工培训的建议:
针对目前企业培训的现状,我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如下的具体的改进措施:①将培训工作做到实处。在我国的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树立起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不要总是流于形式,应该转变意识观念,认认真真的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要做好培训的效果评估工作,并且要做到培训工作与企业规划的有机结合,使培训工作有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②做好长远规划,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很多企业之所以忽略甚至放弃培训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金的瓶颈,也可以说他们不愿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费用。但实际上,我们要学会“从长计议”,强化对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投资。③改进培训方法。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总结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以提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培训工作新思路,摆脱培训方式、方法就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的局面。④建立和发展完善的培训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使培训内容与受训者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协调一致。通过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监控培训,对培训进行正规而又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使其成为促进高质量培训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辣,文-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P51.
[2]郑晓明.人员培训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P11.
[3]王忠明.现代培训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P30-36.
[4]蒋明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P198.
[5]郭庆新.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点[J].企业研究,2009,(11):P18-19.
[6]韦旭升.企业培训应对知识经济时代[J].经济师,2009,(04):P09.
[7]凌琳.人本管理下员工培训策略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07.
[8]郭文文.企业培训的组织形式及发展趋势[J].中国城市经济,2008,(03):P06.
[9]陈文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152-172.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