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任何一个企业的创立、生存、发展都需要资金的融通和运作。民营企业必然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探讨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只有顺利解决了融资难,才能保证中小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才是解决就业、促进和谐的根本之道。因此,研究民营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关于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单片机LCD显示报站设计+源代码
李树毅(2006)认为民营经济主要体贡献现在:一、目前民营经济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投资总额上都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二、民营经济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并且规范化经营程度逐渐提高。三、民营经济促进和支持了社会稳定,增大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作为的机率。四、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王思俊、罗萍(2007)通过对辽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认为,辽阳市民营经济在总体企业数量、规模、行业领域、经济实力、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呈现出“快、大、高、强、好”的发展态势。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本文来自!辣~文^文#网*原文请找腾讯@324,9114
“民营企业”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在国外,企业是根据资本的组织形式来划分的,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但我国的民营企业从融资的特点上看,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型企业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还比较落后的阶段,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
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难的问题,Stiglitz 和Weiss(1981)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道德风险揭示了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原因;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道德风险理论,De Meza 和 Webb(1992)则发展了信贷配给理论解释了金融机构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的一些具体做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方面,许多学者强调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Banerjee (1994)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优势,为此提出了两种假说:其一是长期互动假说,即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步增加;其二是共同监督假说,即认为即使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真正掌握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为了获取共同利益,相互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然而,Jayaratne 和Wollken(1999)对小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上的成本优势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否定了此观点。
而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民营企业融资提出了一些观点:安合祥(2006)认为:贷款信息成本与监督成本过高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所有制歧视和对社会合作金融的不当干预,加重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郭强(2007)认为:民企融资困难很大程度上和其信用程度低是分不开的。民企的信用危机又和现存的民企投融资政策障碍有关。由于存在政策障碍,民营企业进行投资时,需要支付额外成本。而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大资本的青睐,可以降低大型民营企业的额外成本。民营企业为了额外成本的降低,就偏好收益高、风险大的投资项目。进行过度投资,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造成了民企的信用危机。进一步恶化融资条件,形成了恶性循环。刘勇(2007)认为:尽管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拓宽,但与民营企业发展中旺盛的资金需求相比,还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冒泡排序用多线程怎么实现
(3)关于民营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
Stiglitz(1994)在详细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后认为,乡镇企业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私有产权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同时市场社会主义也存在一个严重失误,那就是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许培源(2008)通过对泉州民营企业内外部原因调查和融资制度的分析,认为企业规模小、信用度低、担保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是银行惜贷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安春梅(2008)通过对甘肃省民营企业的分析,表明了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企业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导致其融资难的主要制约因素。陈小君、王帅(2009)通过对48家上市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认为民营企业融资是低效的,而融资效率的高低进一步决定了企业下一步的融资侧率是否能顺利实施,因此对民营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本文来自!辣~文^文#网*原文请找腾讯@3249,114
(4)关于民营企业融资的对策
McKinnOn(1973)借助Fisher(1930)的分析框架说明,如果企业家的投资受自我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