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功能
摘要:证券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信息的集散地。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必须通过一整套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信息评价、信息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证券市场能否有效运行则是以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熟程度为基础的。要以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完善的市场监管,提高证券市场效率。
关键词:信息披露 信息不对称 信息披露失效
一、信息披露的作用
在证券市场上,不确定性和风险是影响证券价格和构成证券特征的重要因素。由于信息的获取可以改变对证券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评价,从而信息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均衡也就具有直接作用和决定性意义。从本质上看,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市场的运作过程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正是信息在指引着社会资金流向各实体部门,从而实现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市场效率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对称性。一个成功的证券市场之建立和发展,必然依赖于市场对投资者利益的切实保护和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因而政府必须强制性地要求证券发行公司将所有相关信息公之于众,以应对证券市场中欺诈行为和内幕交易等市场失灵现象,改善市场中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状态。可见,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实践的层面看,信息在证券市场运作和功能发挥过程中都处于中框地位,信息披露的充分与否、及时与否直接决定了市场的有效性和有效程度。因此,正确认识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
二、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应具备的特征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所在。如果进一步具体分析,其真实性包含以下特性:
(一)有用性。披露的信息在决策上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使用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决策盲目性与风险。
(二)相关性。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
(三)可靠性。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信息必须在重要性和成本的许可范围内做到完整可靠。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
(四)中立性。会计人员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和结果不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则财务信息就具有中立性。目前许多企业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都与企业过于偏堕当前利益、不能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三、信息披露失效及其原因
信息披露失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披露不真实。股份公司为了达到股票上市需要、影响股票的市价、管理业绩评价或筹资方便等目的,往往采取操纵行为,弄虚作假,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1997年2月琼民源的年报所披露的所谓4.41亿元的其他业务利润和6.57亿元的资本公积金的解释,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一违规事件随着“中关村”的上市已经告一段落。不过,1999年中国证监会仍几度出具处罚虚假公告的上市公司,如:东方锅炉为达到上市目的,虚增1992—1994年利润1500万元。在上市公告中做虚假披露;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虚增无形资产1100万元、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四通高科虚假披露上市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虚假披露1996年、1997年、1998年中期公司的资产、收入、利润的财务报告等情况屡见不鲜。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或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有的公司甚至对一些重大事件不予披露,如深发展1996年3月至1997年4月间。动用3.11亿元直接炒作本公司股票;佛山照明在1995年5月至1996年11月间,违规贷款6.3亿元给银行和证券公司。这些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在被查处之前有关公司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方式予以披露。
(三)信息披露不及时。《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公司就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向社会公布,说明事件的实质。这一决定对于防止知道未公开信息的内幕人士进行内幕交易有积极的意义。不过,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如:1997年6月石家庄宝石电子公司市场畏缩,黑白玻壳及显像管生产线相继停产,这一重大生产经营环境变化的情况在年报中没有公布,直到1998年4月30日才予以披露。
究其信息披露失效的原因,其根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所发挥作用的,是价格机制和非价格机制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非价格机制的依赖可以理解为“购买”信息而进行的投资。
在证券市场中,筹资方和投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代理人自己知道自己的类型,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知道代理人的类型,委托人和代理人签订了一种契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配置是缺乏效率的。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扭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效和信息问题的关建所在。
四、强化信息披露对策
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对于证券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护投资者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持股比例小、相对于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处于弱势地位等原因。需要重点保护。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保护投资者利益,让投资者树立信心,是培育和发展市场的重要一环。
(二)提高证券市场效率。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合理地配置资源,证券价格的重要性正是体现在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上。如果价格的偏差过大,那么在竞争者中分配稀缺资本的社会机制就会被扭曲。强制信息披露使得价格的偏差减小了,这不但使投资者获益,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从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管理的实践来看,证券市场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市场中所有参与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而高质量的信息监管是监管者受到资本使用者和提供者尊重的必要条件,是抑制投机泛滥、防止市场垄断和操纵、保护投资者利益、减少证券市场外部性的重要手段。为切实达到上述目的,政府必须介入市场,建立以强制信息披露为核心,以违规处罚为辅助的市场制度,弥补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机制失灵。具体对策包括:
1.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主要根源在于公司经理人员,特别是公司领导人对会计过程的非法干预,如果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就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特别要严加追究违规公司领导人责任,使会计信息在法制的文护下恢复其本来面目。立法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制订出具体的会计法规实施细则,明确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惩处方法,避免执法上的混乱,使有关法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堵住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法律漏洞。
2.强化公司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力度,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大量事实表明,由于缺乏国有股产权主体的约束以及会计人员身份的“双重”性及股份公司的经营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监督主体机制。解决国有股产权主体问题的出路在于: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需要控股的一些领域的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最好由直接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担当,以杜绝多头管理而导致管理的弱化;对于国家需要退出的一些竞争性领域的上市公司,应创造条件促使国有股上市流通,将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的地位让位给社会公众或企业法人,由他们根据自身利益强化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同时,应该在法律上、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明确会计人员的法律地位,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逐渐壮大,其素质也不断提高。但仍有不少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比较淡薄。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注册会计师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注册会计师素质的建设,对不负责任及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http://www.751com.cn
4.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作用,赋予其在企业中相对独立的地位。加强内部审计,有助于约束企业经营管理者出于私利而干预正常的会计过程的行为,有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企业要想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注重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素质的培养,以文护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