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正文

高校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

更新时间:2015-7-9:  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
  高校物业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管理改革和后勤改革发展的产物,隶属于高校后勤管理。

  在计划经济年代,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具有普遍的封闭性、福利性等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后勤管理体制成为高校发展的阻碍因素,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在经济化和社会化改革的推动下,后勤管理制度转变为现代高校物业管理制度,并以此来改变高校投入与产出之间失衡的不良循环,缓解资金压力,克服资产管理与服务大包大揽的弊端,降低高校后勤管理成本,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办学。

  一、高校物业管理的概念
  
  ( 一) 高校物业管理的含义
  
  高校物业管理是指专业的管理机构受学校的委托,依照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合同契约规定,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通过经济手段对物业服务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管理,并向学校或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服务,从而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推动学校整体进步。

  从管理范围来看,高校物业管理可分为学生生活区域物业管理、教学区域物业管理和教职工生活区域物业管理三大类。从管理内容来看,高校物业管理主要包括房屋及基础设备的文护和管理、公共设施的管理和文修、道路绿化和水电暖的文护、生活区域内的治安和卫生文护等,以及根据需要提供的其他专项或代办服务。

  ( 二) 高校物业管理的特殊性
  
  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物业管理与社会物业管理不同。首先,高校物业管理的机制与社会物业管理的机制不同。高校物业管理通常归属于后勤集团,是其下属机构,同时还要受高校管理部门的领导,因此能够提供的服务与社会物业管理相比范围小得多。其次,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物业管理权限归属于后勤总公司,其管理具有行政性、福利性;而社会物业管理属于市场行为,具体由物业公司负责。最后,高校物业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学校的经费划拨,有很大的浮动性; 而社会物业管理的资金主要是根据物业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对业主征收所得。

  二、高校物业管理的现状
  
  ( 一) 高校物业管理的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制订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制度,实际管理仍遵循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低效福利型,管理模式、服务理念、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没有真正做到社会化。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影响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对高校其他事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高校的物业管理在学校的行政指令下进行,采取的是象征性的服务方式,因此服务费用不能按照市场规定收取,服务内容也无法按照市场标准提供,造成物业管理费用紧张,效率和水平低下。但总体来说,高校的物业管理还是有一定发展的。已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发展为初成体系的物业管理,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和相对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国高校的物业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事业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高校比较常见,主要是通过成立物业公司或物业管理中心来对学校日常物业事物进行管理,但这种模式往往只涵盖了物业管理的部分职能。由于物业公司或物业管理中心是由学校委托成立的,因此没有正式的物业管理合同,这种模式往往是学校管理层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2. 半企业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同时具有企事业单位的双重属性。物业公司或物业管理中心虽然已经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但由于受学校的行政领导,只能与原来的后勤处一样,没有权限对所提供的物业管理进行收费,只能勉强运转,不能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也不具备走向市场的条件。

  3. 完全企业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由专业化的物业公司对高校的物业事务进行管理或者使高校后勤社会化。由于有专业的物业公司提供服务,进行市场化操作,学校制约因素较少,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大部分高校物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学校划拨的管理费用,因此各高校的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高校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类管理模式采用得比较少。

  ( 二) 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高校物业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学校的认可和社会的关注。要做好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就必须认清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1. 教育属性高校是教学和育人的场所,高校物业管理应围绕教学和育人工作进行。物业公司或物业管理中心在做好校园物业管理工作的同时,应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育人环境,从创造校园文化环境等角度出发,体现物业管理的教育属性; 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会促进学校发展,也会对物业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2. 知识的多学科性高校物业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广泛的知识作为基础,这些知识不但涉及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而且很多工作需要利用交叉学科知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广泛和专业的知识,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

  3. 服务对象的特定性高校物业管理的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教职工和学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校就是第二个家,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对物业管理水平及其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保持卫生和保证学生安全等方面。

  4. 独特的效益目标高校的特殊性使得其物业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应兼顾高校的公益性,以育人为最终目标。因此,与社会物业管理相比,高校物业管理在资金方面显得不足,往往需要学校拨款。

  5. 管理模式的特殊性虽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但有些学校受其自身发展状况影响,改革无法深入进行。只有极少数高校实现了后勤部门与行政机构的脱离,大多数高校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实行校内乙方管理。

  三、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物业管理沿用的是传统的模式,这就严重制约了高校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和高校的正常发展,并在日常管理中造成了很多实际问题。

  ( 一) 无法进行市场化管理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物业管理的行政性。

  虽然大多数高校都通过组建后勤集团、后勤物业管理部门等方式将后勤部门从行政机构中剥离出来,但后勤部门人员的福利待遇、晋升、任免等还是由学校行政决定。这就产生了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等问题,进而引起资产占用、利益分配及行政决策上的诸多问题。由于高校物业不能完全按照独立的企业模式来运作,因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和自负盈亏,也就无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 二) 管理人员观念落后高校物业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原来后勤部门的人员,很多人的管理观念还是停留在原有的行政管理上,缺乏“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的理念,且市场知识和管理经验不足,容易导致管理机构重效益、轻服务。同时,由于高校物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很多从业者缺乏竞争意识,对有偿服务理念不了解。由于无法得到无偿的后勤保障,很多教职工和学生都感到不适应,使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展开。

  ( 三) 从业者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我国高校物业管理还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和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编人员结构老化、缺乏系统的培训等,致使服务和管理都跟不上需要。一些学校由于资金问题,降低了人员雇佣标准,往往雇佣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这些人的观念和意识相对落后,接受和消化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 四) 资金投入不足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显现,如物业管理服务价格问题。由于高校物业管理的收费标准是由学校与物业公司商讨后确定的,往往不够科学,且物业管理在实际上并没有与学校管理真正剥离,使得服务价格无法真正与市场接轨。另外,教职工认为物业管理具有福利性质,这又不利于合理调整物业管理服务价格,使得管理费用收缴难度增大,物业管理资金缺乏。目前高校的物业管理资金主要来自于学校的行政拨款,而学校由于自身发展需要,对物业管理经费支持不足,造成高校物业只能通过压低管理成本、降低服务水平来文持正常运行。而长期低效率、亏损的状态,成为高校物业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碍。

  四、提高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推进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根本目的在于减轻高校后勤的经济负担,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而降低高校办学成本,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针对目前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高校物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 一) 采用独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高校进行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旨在通过为高校内部特定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有偿服务,形成专业的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针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首先要将属于物业管理范畴的资产和人员等从行政管理系统中完全剥离出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物业管理不再隶属于高校行政部门,一切运营都需自负盈亏,以增强物业管理公司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剥离出来的物业管理公司应严格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完善运营机制,主动接受校方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并将此作为规范化经营管理的重要条件之一,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同时坚持以服务为本,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有偿服务,弥补物业管理经费的不足,体现高校物业管理的商品属性和教育属性。学校的主要任务则由指导转变为监督。

  ( 二) 提高从业者的管理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社会分工中承担高层次的育人责任,因此其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应较高。所有从业人员都需要进行专门的素质教育岗位培训,并通过技术考核。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还要通过从校外引进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来增强从业者的竞争意识,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素养,进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物业管理队伍。

  高校物业应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录用机制,实施科学化的人事管理制度,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岗位的标准严格选拔人才,使物业管理队伍朝着年轻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

  在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可以通过理论、业务学习来提高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挖掘从业者的最大潜能,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http://www.751com.cn

  (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高校物业管理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和目标。

  物业管理进入高校以后,改变了高校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以往学校提供的是无偿的后勤服务,实行物业管理后,有些服务将转变为有偿服务。对于学生和教职工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在改变管理理念的同时,应做好师生的服务工作。另外,资金不足一直是高校物业管理的软肋,由于高校的特殊性,物业管理的发展更离不开学校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教育土地使用费用和减免教育贷款利息等方式对高校办学给予支持; 学校也应当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物业管理提供一定的支持。这样高校物业才能“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中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探索高效的物业管理之路。

  五、结 论
  
  高校物业管理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校日常管理水平。做好物业管理工作既是高校物业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学校进步与发展的需要。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应当以学校发展为前提,以服务为宗旨。没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高校的各项工作都会失去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每一位高校物业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华。 高校物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北方经济,2013,( 9) .
  [2]张洁。 新形势下高校物业管理发展分析及其对策[J]. 经济管理者,2013,( 9) .
  [3]胡正明。 关于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思考[J]. 学子月刊,2014,( 1) .
  [4]张淑敏。 浅析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J]. 高校后勤研究,2013,( 2) .
  [5]雍朝永。 高等学校新型物业管理模式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2009.

高校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