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填写高考志愿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考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张情绪并没有得到多大的缓解,9号、10号两天正忙着估分,这对于大部分考生和家长来说似乎比临考时还要紧张。当然,一旦估分结果确定之后,几乎所有的考生和家长都有一种共性的矛盾心理:就是对所估分数与实际分数相差到底有多大?始终表现出不安的情绪。
正确定位
多元排序,确定自身水平
一是自己所在中学在全市历年高考中的录取情况。包括学校的报考人数,大约录取人数,所占比例等。如某区重点中学,近几年应届毕业生的高考录取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录取考生中有30%左右考取第一批本科院校,40%左右的考取第二批本科院校,20%左右的考取专科或高职院校。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成绩,参照上述情况来预测报考条件。
二是参照自己在本校高中毕业生中的位置。班主任教师对班级里学生情况比较了解,也比较清楚班里每个学生在年级里的位置。
三是仔细查阅教育部门下发的有关招生资料。看看自己感兴趣的高校及专业往年的报考人数、计划招生人数、高考达线人数等,从而了解该校该专业报考的难易程度。
考生的定位确定后,再看是否有享受先进、竞赛优胜、政策性照顾加分政策等其它方面条件,然后根据本人在体检中的专业限制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志愿。
学校和专业间要有“坡度”
每一批志愿,所填的高校之间要有“坡度”。第一志愿高校与以后几个志愿高校之间要拉开档次,把录取分高的志愿填在前面,把可能录取第二志愿的学校填在后面。不能把多年来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的院校并列起来,否则非第一志愿就不能起作用。
不但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坡度”,填写同一学校中的几个专业也应有“坡度”。在以往录取中,有的考生成绩高于他所填报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最终未被录取。淘汰的原因就在于,填报志愿中专业选择偏高而且没有“坡度”,又不愿被调剂。
选外地校要讲技巧
案例:小李不想去外地念书,但是按规定填志愿时一定要填外地学校,于是他便特意找几个历年考分特别高的外地校填上。结果,上海的本科院校没考上,因为胡乱填写志愿所以外地的本科院校也与他无缘,最后落到了专科档次。事后,小李才发现,其实不少外地院校有着相当强的教育实力,推出的专业也是挺不错的。
分析:填外地院校,也要认真对待。一般来说,外地院校为了扩大在本市的影响,吸引优秀生源,往往把学校最好的专业放在本地招生,如财经、政法、外语、计算机、建筑等。考生报考本市同类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外地院校可以说为本地考生拓宽了选择的路子。
专业志愿应该填满
案例:小张考进了上海师大,但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在高考志愿表上,每个学校可填辣个专业志愿,可小张只填了两个,后面四个志愿空着,最后再填上“愿意调剂”;结果,小张的分数达到上师大的最低录取线,但未达到专业的录取线,就被调剂到一个自己根本没兴趣的专业。
分析:小张这张志愿表的最大失误在于,放弃了许多选择。上师大有那么多专业,总能找出比较适合你的6个专业吧,为什么要放弃选择的机会呢?放弃选择,让学校调剂,就很有可能被你不喜欢的专业录取。而目前,在许多高校,转系换专业还是件难事。
从历年考生估分的结果看,约90%以上的考生所估的分数与实际分数一般相差在正负3分左右,而且大多数考生的估分都有一定的保守。因此,每一位考生和家长应提高自信心,正确对待估分结果,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绪,及时调整心态,抓住考试结果下达之前这段空闲时间进行修整,以消除复习迎考和紧张的高考所带来的疲劳,为下一步选择和填写志愿保持清醒的头脑。那如何选择和填写志愿呢?现在是知分填写志愿与过去估分填写志愿相比对家长和考生来说比临考似乎更难,这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志愿选择的好与不好家长应全心、细心、耐心的进行引导并当好参谋。,应做到“慢火煎鱼”,绝不能草率从事!一般选择填写志愿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通览法。考生和家长都必须认真阅读《高考指南》和志愿表填写的要求,掌握好选择、填写高考志愿的基本要领及本年度各院校招生的一些重要信息和特殊要求(如:身高、视力等)。
第二步:框架法。首先根据考生实际考分的档次(即:一本、二本、三本或专科)来确定该填报那些档次的院校,从而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范围,避免选择的盲目性。
第三步:双行法。考生和家长分别在已基本形成的框架范围内,各自根据自己所喜欢的院校和专业按照《志愿表》中的应填写院校数量的3倍选择,并做好笔录。应从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入手。
第四步:互补法。在家长和考生分别选择好的基础上,将两人的意见(笔录)进行合并,选择相同的院校(首选)放在首位,不同的放在后面按一定顺序进行编码。然后再将这些选好的院校送至班主任和相关老师提出参考意见,在家长、考生、老师三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可对已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初步进行适度调整。
第五步:筛选法。在完成第四步之后,考生和家长不应连续作战,在进行适度休息和放松且精神振作之后,再由考生独立完成第五步。大的目标范围已经敲定,这时候家长应考虑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原选定的约3倍的院校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慎重剔除近1/3的院校。家长绝不应干涉。
第辣步:取舍法。进行到这一步时,一般都比较艰难。通过筛选剩下的院校,无论你咋看都有两种感觉:一种是看上去总觉得这些院校有的名气过大或是名气太小;一种是有的离家过远或是离家太近;考生和家长任何一方都拿不定主意。这时就应酌情而论,首先再看看分数与所选的院校双方认为有把握的就取,否则就舍!其次是根据双方的意愿看看那些院校是理想的去向(这里面有对城市、离家的距离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终还得尊重孩子的意愿予以取舍!这一步应再舍去剩下的1/4的院校。
第七步:保底法。这一部最重要的是看考分与分数线之间的差距有多大?若你是一本(其它档次都一样),离分数线又太近,那么最多第一志愿可填高点的院校,其余志愿必须填绝对能进的院校;若考分高于分数线15分以上,一、二志愿都可填高点的院校,其余作为保底;这一步可剔除1/6的院校。
第八步:冲刺法。这种方法一般对离分数线较近的考生作用较大。若你刚达一本,认为一本录取希望不大,但决不能放弃,在重点填好二本志愿的基础上可将一本第一、二志愿尽可能填你理想的院校,以防一些有名的学校无人问津。也就是说碰碰运气,是一脚险棋,最好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