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德育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千方百计创设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坚持“巩固、提高、发展”的工作思想,求真务实,把稽小的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重视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
1.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理论水平。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德育工作文件,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明确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引导教师切实履行师德规范。引导教师树立“全员育人”,“育人第一”、“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学校通过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尤其是班级工作中明确任课教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职责,让学校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育人任务,并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从而少一些功利浮躁心态,多一些投入奉献,致力于“三个提高”,把教学质量、学校发展、改善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班级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而班主任的育人水平和工作态度又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基本保证。因而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把那些隐形的考评方法,变成可以明确、一览无遗的操作程序,让每一个班主任在开学初就可以谋划自己的星级班级评选过程。让班主任能主动地开展工作,把原先的要求式工作方式变更为自己需要式工作状态。并在操作过程中,为学校的宣传,学生的素质培养等落实在工作实践中。
(2)构建新老班主任学习制度。构建新老教师的学习模型,新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学习老班主任的晨间谈话方式,学习老班主任的班队课的组织方式。新班主任要勇于创新,开拓,在吸取经验的同时,开发自己的班级管理方式,培养方式,努力做到独具一格。
4.展开更加有效地国旗下讲话的评比制度,让参与演讲的同学在开学初就有目标参与竞争的目标和比较的对象。以20周计算,开学初4-6年级每班上报2人。
(二)加强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1. 大力推进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各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培养,要求各班级在开学初的班级美化过程中,必须包含学生的读书角设计,建立起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班级图书柜,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2.常规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在贯彻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班主任根据本班特点,设计出能够体现自己班级发展路线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新接收班级能够制定出按照班主任自身特色的发展计划。每月上交15人次的家校联系单。
3.开展“红领巾监督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的卫生、礼仪、集队、纪律、两操实行自主管理、评价,并及时反馈,对一周内获得总评优胜的班级颁发优胜牌,对本周内获得单项优胜的班级颁发单项优胜旗。
(三)继承发扬民族精神,开创学法懂法用法新局面。
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切实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的“三德教育”。开展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以“我爱我校”和“新教育实验”为主题,充分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和各种有效学习时间,广泛开展健康文明、师生共写随笔、营造书香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少年儿童业余生活的引导与管理,重视对学生网络道德等现代社会生活文明教育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析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品德。
(三)、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在校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2.庆祝教师节。
3.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开学工作。
4.上好第一节课,举行开学典礼。
5.完成教委布置的各类表格的填写工作。
6.教室美化评比。
7.学习新的班级评定办法及先进班级的评比方式。
8.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下个月的工作。
十月份
1.庆祝国庆节活动。
2.读书活动之一小报评选。
3.举办一年级、二年级家长学校。
4.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落实本月工作。
十一月
1.继续开展读好书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下个月的工作。
十二月份
1.学习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检查。
2.对学生佩红领巾和个人卫生进行检查。
3.全校卫生工作大检查。
4.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下个月的工作。
2010年一月份
1.庆祝元旦活动。
2.评出文明班和各类优秀生。
3.班主任经验交流。
4.安排寒假工作。
5.德育资料归档。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教师明确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员参与的“大合唱”。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健康教育,思品等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多渠道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
(五)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优势。
1.继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对于自我控制力差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要定期联系,切实做好这些特殊学生的转化工作。
2.举办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宣传学校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加快良好习惯的养成。
3.引导全体学生及家长共同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酝酿校园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