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总结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法宝。《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歌德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可是,当今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很不乐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沟通好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支持学生看课外书
通过开家长会或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让家长明白“当今社会,死读书是没有出路的”的道理。使他们努力创设条件,鼓励子女加强课外阅读,并能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家长明白:“变聪明的办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二、开放课堂,培养兴趣、转变观念
所谓开放课堂,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时,做到知识的迁移,把课外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渴望。比如在学古诗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唐朝诗词的发展史,及一些著名的诗人和相应的作品,在学生阅读过一些书籍、文章之后,请他们向别的同学讲授自己最喜爱、理解最深的文章或其他知识。这对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课外阅读兴趣、转变观念是有很大作用的。
三、做好读物推荐,扩大阅读范围
教师要打破学生课外书等同于“作文选”的错误观念。在扩大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做好读物推荐工作。积极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可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可向学生介绍《西游记》,学完了《太阳》,可以向学生推荐《宇宙的奥秘》等等。
四、制定阅读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每周上一次“阅读汇报课”,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它不仅有利于巩固、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文习惯和说写能力,还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欣赏”、“得失寸心知”的效果。也可以每隔一个月组织一次“好书伴我成长”主题队会。可了解学生的阅读目标是否达到,并及时调整指导形式。
读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使语文教学从封闭的教学机制中解脱出来,开创一个大语文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精神积累,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结合语文课内教学来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时,我向学生介绍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课后不少学生争看《三国演义》。
2.优化阅读环境,开展形式活泼的阅读活动来调动阅读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平时可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如:开展“我是故事大王”活动、成语接龙、歇后语擂台赛、 “优秀读书笔记展评” 等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多读书。
3. 加强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文,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的是什么。学生被吸引了,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4.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培养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评价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富有激情的评价语言可以穿透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思文,使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血脉。平时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要以表扬为主,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师评、互评、生评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