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一种学生自主的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其重要含义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说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学习要求,并且,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也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创设情境,增加学习趣味,让学生学习有盼头。
1、通过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从而,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掌握了“2的乘法口诀学习方法,为了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方法。
2、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创设情境。
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探究,对问题作出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引导。
3、利用数学活动来创设情境。
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动手去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课堂上我经常设计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方向与位置”时,教学“左、右”时,一节课通过6个小游戏和学生来学习,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果较好。
二、师生互动,增加思文碰撞,让学生尝到自主学习的甜头。
师生互动是师-生的双向交往、双向构建的过程。在高质量的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既让教师真切地体验到教学乐趣,也让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师生互动的方式可以有:
1、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学生所掌握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小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参与教学设计。按照“自学探索→小组交流→获得反馈→总结评价→动手练习”等环节来消化、掌握知识,提高师生互动的比例。
2、让学生选择教材的核心部分进行小组讨论。
教材的核心部分是重点、难点。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组内对这些内容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促使学生动手、动口、动眼,促进他们参与思考、探索新知识。而且,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倾听、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处理分歧达成一致等社会交往的技能,学生的社会性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影响师生交往的质量,并且对生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组际互动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自主探索,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有想头。
我认为: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要注意给他们留下思文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要给予启发,给出一些铺垫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或者通过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互相补充,这样可以自然而然得到比较完整的结论。当学生能解决某个新问题时,不要立足于表面,应注意培养学生深化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回味问题的习惯,懂得解完某个问题并不是目的,若就此了结,往往会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回味和思考,揭示问题的实质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更有益的启迪,激发学生的思文火花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命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做有意义的引申推广,从而使学生真正会学。
1、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文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文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2、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主看书的能力,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各方面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鼓励他们大胆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四、评价分析,及时体验成功,使学生学习有奔头。
一种好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肯定自己,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且可以及时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新课程改革也带来了评价体制的更新,使学生的思文得到飞跃,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主要方法有:
1、营造民主、宽松的评价氛围。课堂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营造和谐和民主的情境。好的课堂氛围,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个个心驰神往。这样的氛围,正是进行课堂评价所需求的。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追求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2、善于鼓励,增加信心。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思文的闪光点,及时赞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见解,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帮助,如: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一些简单的练习让他们来板演,使他们体验成功的愉快。
3、多文评价方式体验成功。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的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评价方法应多样化,要注意将适时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这种多文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各种能力得到关注,学生的思文能力得到拓展和提升。
五、分层指导,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学习有劲头。
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针对学生的思文程度不同,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有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
1、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分层质疑,启发思考。教师可将知识分成若干个问题,在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实施分层质疑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2、教师可以分层布置作业,以求巩固提高。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数学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3、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分层进行辅导,实现培优补差。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可以通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文、想象、创造的能力。
4、教师通过分层考查、达到查漏补缺。过关考查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分类考查后,根据数学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时检测,对在平时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综上所述,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自主探索、评价分析、分层指导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但是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在现实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最高境界上架起一座金桥,让每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让他们的明天更辉煌。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