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潜能生的转化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
2.2.2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沟通。
2.2.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托老人来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管理,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关心不够。从对潜能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来看,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是形成潜能生的重要原因。
2.3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潜能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2.3.1学习遭挫后,教师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
学生在学习屡遭挫折后,是很需要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耐心,挖苦、季风、责骂他们,必然使血色怀念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厌学情绪也就乘虚而入。时间一长,在他们意识中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出现失控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行为与班级抗衡,少数的潜能生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2.3.2 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潜能生也不例外。但如果老师因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拜事有余”,不让他参加活动,使其特长得不到发挥,甚至处处鄙视他。久而久之,潜能生就会错误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对个人、对集体失去信心。甚至在特定诱惑面前失去理智,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
2.3.3 学校采取的有些管理手段严重伤害了潜能生的自尊。
有些学校为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有时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实际上是扣了班主任的津贴,因而班主任狠狠地把这个学生训一顿,解决问题单一化,伤害了学生自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对潜能生另眼相待,这对在差班的同学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2.4自身原因
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吃苦的精神,不知道“瓜儿为什么苦后方甜”,不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用意,不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加上,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沉醉于低级趣味的东西,甚至接受错误的东西,知错不改,胡作非为,自甘堕落,成立名副其实的差生。
2.4.1学习习惯
2.4.2意志品质
2.4.3学习方法
2.4.4性格
3. 教育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我认为在进行潜能生转化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在转化工作中充满爱心,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国教育家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对于“潜能生”,教师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爱心无私的奉献给学生,真正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寓教于情。教师要做“差生”的知心朋友,多谈心,个别辅导帮助,以良好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启迪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和责任感。陶行知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潜能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潜能生的施使非观,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以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3.2 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潜能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应是相互的,师生也是如此。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潜能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教师认真备课、积极辅导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与普通学生相比,潜能生更渴望老师的理解、尊重潜能生。因为学次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淡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潜能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潜能生来说,自尊心有着促人悔过、励人自新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评中不是去窒息他们自尊的火花,而是去重新点燃他们自尊的烈焰,这往往就是批评有效的秘诀。
3.3 善于捕捉差生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留心观察便会发现,潜能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闪光点,只不过这些闪光点往往被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一些不良习气所掩盖。客观、公正地审视潜能生,发现埋藏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指明其缺点时,要鼓励他们发挥优点、改正陋习,是搞好转化共走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潜能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产生“成功感”,这些做法,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生间的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有助于推动转化共走的进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潜能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的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潜能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3.4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潜能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潜能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他们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3.5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树立信心。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力量,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人物的重要保证。待优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同一般学生相比更多,他们往往不能战胜自我和控制自我,意志薄弱,退缩消极,没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为此,在教学生循序渐进,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宜目标。歌德有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他们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待优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待优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教师不能“恨铁不成钢”,而须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3.6在教于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待优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许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待优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潜能生的闲暇功能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潜能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潜能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待优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差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3.7注意技巧,善用表扬艺术
待优生转化工作中,由于潜能生往往和老师有隔膜,存在抵触或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技巧。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7.1首先树立自己的威信,制定严明规范的班规班纪,给学生造成形式上的“高压”政策。这利于发挥老师权威,规范约束。
3.7.2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是作为老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
3.7.3要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学生宽容淡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待优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容易自卑,鼓励封闭自我。这就要求老师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拿起表扬的武器,让学生体会愉悦成功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原动力,再从行动上付诸时间。但使用表扬与奖励,不能随意和盲目。不恰当的表扬,未必能强化学生的优秀品质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同样也要讲求一定能够技巧。否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当然,批评也不能少,对学生出阁的事要严肃指出,但要对事不对人,否则会事与愿违。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强化物,以加深奖罚的印象。
3.7.4要为待优生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和班其他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知道,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同时,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作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利于学生新的人格和性格的塑造。
3.7.5最后,老师应多掌握一些心理、生理、年龄和性机能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血色怀念感身体和心理几思文形成过程,是搞好转化工作必要的一点。
教学是一门艺术,潜能生的转化共走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门艰深的艺术,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能够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潜能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潜能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药可救,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教育“以人为本”,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和功用不仅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任何和性格,还在于发展智力、智能,培养人才。遵循教育规律,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是潜能生转优工作中强优力的教育手段。
郭沫若再血色怀念感时救优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名著名学者;牛顿校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笛生曾因成绩不良被拒于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因果前首相梅杰,十辣岁救辍学了……这些再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摈弃对潜能生的偏见,多给待优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待优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待优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救再您的手中诞生!教育没有秘诀,如果说优秘诀,那就是以个字“爱”;教育也没有捷径,如果说有,那就是爱之路。
上一页 [1] [2]
潜能生转化论文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