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总结与反思 第6页5、将美术应用于生活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实践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要培养儿童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新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儿童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我们课题组成员密切配合学校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运用美术的生活环境。例如让学生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的会场,制作各种道具、布景、海报,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与节日中的教室,给班级刊出墙报、美化学习园地,布置自己的房间,设计服装等。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美术,寓教于乐,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昂然。教师也应该适时抓住机会,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例如:《头饰》一课,课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形象,进行课本剧表演。不但发展了学生的美术能力,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演能力。又如:《美丽的花边》,课后让学生用花边装饰墙报,装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美的陶冶,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取得的成效及意义
1、在实践研究中构建了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模式(见附件1)
2、转变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
我们都看到,今天的儿童生活在信息与媒体爆炸、美感与艺术创作日趋多元的社会情境中,其认知结构与身心发展受到不同往昔的冲击,使得旧有的美术学习方式越来越脱离学习者的生活实际而逐步失去学习意义。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美术与生活相联系的平台,将美术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选择性和自由度;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多种载体的学习材料,从而全面支持了个性化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我们在实施生活化美术教学时,注重教学方法的转变、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的经验感受为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共鸣;活动方案的设计体现生活性(是学生经常感受的生活形式的缩影),能激发学生的全面参与;课外美术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空间。而教师在其中只起到导演作用。总之,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从过去学生的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注入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学习,从非兴趣的学习走向由兴趣出发的学习,从依赖教师的学习走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从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分个性化的学习,形成了自由表现型美术学习方式和个性化美术学习方式。
3、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的发展
提倡美术课堂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今天的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的美术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与主体意识。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方法,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而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活动就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题能力和主体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美术教学总结与反思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