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活政治课堂学习的三种有效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要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历知识和技能的生成,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判断运用、回归生活,对于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塑造灵活应变的学习品质,拓展学生的思文能力,形成乐观进取的学习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践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了大胆探索,深受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师生都在享受课堂创新带来的精神的愉悦。学生对政治课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此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习热情高涨了,收到了预期的改革效果。
一、围绕中心,利用"课堂插曲",强化学生迁移能力。
"课堂插曲"是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学生思文,融洽师生关系的灵丹妙药。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决定了学生听课的效率和持久性,高中学生往往对枯燥的知识和问题产生厌烦。就像电视剧在观众走神时总有一段吸引观众眼球的惊险片段一样,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来点"课堂插曲",围绕主题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们对有新意的实例、问题会产生兴趣,对惊险的片段格外关注,对富有哲理的故事会回味无穷,中学生也不例外。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有一道图表题目,通过对城市和农村家电产品拥有量的数据比较,考察学生针对图表反应的信息,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学生能回答城乡之间存在差距,但不知道差距意味着什么。所以回答没有针对性。我不失时机的诱导学生说:一个乐观的人面对半瓶水首先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说:还有半瓶水。我不失时机的引导说:同样在你和别人存在学习差距时,我们不能只是看到差距,而应该看到潜力巨大,提升的空间很大,我们应针对差距在遵循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借鉴优秀同学的经验,结合自己实际,才能实现学习质的飞跃。学生很自然明白差距意味着问题,更意味着潜力和机会,无形中学生学会了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的方法。
在别人看来,似乎老师的插曲有点离题,但是学生在领悟中明晰了道理,懂得了迁移。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我又趁机给学生举了两个去非洲推销皮鞋的推销员的例子,一个看到那里的人不穿皮鞋,失望而归。另一位看到那里的人都打赤脚,所以喜上眉梢。经过精心设计,尝试着满足那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所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学生在赞叹那位优秀推销员别具一格的推销策略的同时,也品味到了不是某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先失去了自信,很多事情才难以做到。这种道德的升华和心灵的启迪,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而是靠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在复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我首先制造悬念:"对手给我们造成了压力,制造了竞争,我们多么希望没有竞争对手啊!如果没有对手,我经商会赚很多钱,我高考肯定会考北京大学等等,那将是对我多么的有利啊!"学生异口同声的随声附和。我话锋一转说: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事实却并非如此,看看我们身边的同学,他们都憋足了劲努力拼搏。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市场交易,竞争的广告铺天盖地。我借机引导学生说:如果让你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你将怎样策划呢?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自我设计,我及时给与了鼓励性的点评,学生正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时。我神秘的问同学们是否想知道经典秘诀,同学们都被吊起了胃口,急于想知道,于是我要求大家听故事说哲理。故事是这样的:商人小柯在深圳开了一家服装店,在这条街上是唯一的一家服装店,按照常理说应该是生意红火,但是店面却是出奇的萧条,经过冥思苦想,小柯突发奇想,让自己的爱人在对面也开了一家服装店,同时把自己店的衣服价格抬高了50元,有时还和自己的爱人吵架,顾客就以为他爱人卖的衣服质优价廉,尽管是同样的衣服,但是他爱人的收入是以前只开一家店时的四倍,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经过热烈的争论,一致认为是对手给自己创造了盈利的机会,商人小柯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为自己的经营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有的学生在自言自语的说学点哲学知识就是有用,有的学生说知识就是力量,有的学生说小柯真有心计。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学生既感觉通俗易懂,又知道了如何运用。"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样的插曲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又指导实践,立足生活,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设计理念。学生在为小柯独具匠心的经营理念佩服的同时,瞪大了眼睛,开动了脑筋,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故事的主人公太有思想了,这个故事太有滋味了,太刺激了,想不到哲学有如此的魅力和神奇。学生之所以聚精会神是因为课堂与生活离的比较近,学生也想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学生更想在未来的自主创业中大显身手。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动力更足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到了一种迁移的方法,在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在插曲中学到了创新的思文品质,于平凡的课堂中看到了自己不平凡的明天。
二、自主命题,转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方式的改变就是让学生由单纯的知识内化到全方位的主动输出,。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在高三复习时,如果学生大量被动做题,容易导致厌烦和应付行为,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学生仍会频繁的出现在同一地方第二次跌倒的低级错误。既浪费了时间,又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一些经常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我通常是让学生以热点材料为背景,以易混知识为依托,独立设计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成了命题专家,自豪感和优越感油然而生,热情高涨。但要命制一道优秀的题目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学科主干知识全面的把握,模仿已做过的题目,结合当前的热点知识,既要有热点主干材料,又要涉及学科不同领域的主干知识,还要考虑到热点和主干知识的完美结合。命题以前必须首先巩固基础知识,要分析模仿他人的命题思路,胸中有全局,这时学习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用而学。问题的思路和角度的设计都要经过认真的筛选和独具匠心精心琢磨才能得出来,学科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可以利用的鲜活的命题素材。
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命题水平,同学们展开了学习竞赛,学习热点材料,关注国计民生,读书看报收听广播,发表评论,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方式。为了设计一道高质量的习题,学生需要查阅错题本和习题集,需要浏览网上时政要闻,需要和同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术语变得严谨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严谨细致,同学之间的交流变得专业睿智。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借鉴别人的学习经验蔚然成风。这种学习方式不但避免了无效的重复训练,而且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因为同龄人有共同的思文临界点,他们作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中的要素,各学习要素的结合使学生的能力提升了,老师只要做好精当的点拨和评价,就能实现教学质的提高。
例如某同学通过查看今年两会网站,搜集到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还有约100万和150万没有找到工作。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农民工成为受冲击最为严重的群体之一,然而危机面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更多的苛责企业和政府,有的默默无闻的走进当地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班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还有的利用打工积累的资本和能力,回乡继续创业。他们用孱弱的臂膀分担着危机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所展现出的对苦难的担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绝处求生的拼搏能力,可让每一个社会群体从中得到启示。这段材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是思想政治课承担的德育功能的好载体。利用这段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置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式。这段材料来源于实际,与学科知识紧密相连,关系学生将来的亲身利益,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符合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总是力求设置更新颖的问题,从基础知识的考查到思文能力的提高,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处处彰显出学生中蕴含的无穷的创造力和思文潜能。比如: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理由?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涉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业的意义、劳动者的权利、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等知识。请你为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提出建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农民工身上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材料中农民工的做法对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重要启示?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学生设置问题的时候必然要兼顾知识间的联系,这正是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置,经历复杂的辩证否定,这种经历本身就是对身心的砥砺,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艰巨性和创新思文的曲折性,从而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兼顾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联系实际,挖掘地方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讨论,既避免了高三复习中的枯燥乏味和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学习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立志报效家乡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赞科夫说:在复习中加进新的因素,当然比单纯地再现学过的东西有利的多。在课堂教学中我设置了学生互助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这一组织模式,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广泛深入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剖析这些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并对问题的解决献计献策。利用双休日,以学生的居住地为单位自主搜集资料,自主分析。老师再根据材料的类型归类,相同或相近类型的归入一组进行小组探究、理论探讨、交流思想、发表意见。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捕捉有效信息,随时生成教学策略。最后由小组中心发言人总结归纳每位成员的意见,轮流在全班阐述观点,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踊跃发言的同学观点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其他同学则聚精会神、开动脑筋、借鉴吸取。向别人更好的展示自我需要知识、能力、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个人魅力,短短几分钟的汇报增强了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热情,做的更好成为学生永恒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体现。
教育家赞科夫指出: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言,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比如针对文化资源探究学习小组探讨的资源: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章丘龙山文化、洛庄汉墓遗址、章丘的大葱文化、章丘百脉泉的泉水文化、李清照故居的词文化、电视剧《闯关东》主人公朱开山的闯关东精神等文化素材,由于学生对熟悉的材料更能激起探究的欲望,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讨论,气氛显得民主和谐热烈。有的学生想到在新时期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经济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有的学生建议应让这些文化作为地方资源进课堂,从而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的学生提出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立足本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等等,我参与并且及时评价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鼓励羞涩的学生勇敢发言"为什么这些文化能一脉相承的进行传承?怎样发扬闯关东精神?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的提出别出心裁,同学们的回答更是妙语连珠: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发展大葱文化产业,提升泉水文化的内涵,打造黑陶文化的品牌等等。同学们思如泉涌,脉络清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优秀学习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马卡连柯指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互助学习小组使学生学习效率高了,参与面广了,灵活应变的能力强了,这种方式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经过主动地参与,学生学会的是知识,提高的是能力,难忘的是过程,提炼的是方法,升华的是品质。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精神状态、情绪体验关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我们有理由通过设置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多种方式拓展学生思文,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挖掘思想政治课堂的价值,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思文的潜能,体验学习过程的愉悦,让枯燥的政治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