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教育现状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个标题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疑惑。确实,“儒家思想”这个东西貌似只出现在当今的历史教科书或是国学方面的研讨中。然而我想说的是,儒家思想这一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并未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反而早已经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并潜移默化地对如今的我们的思想方式或是行为习惯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不得不感叹这种正统思想的生命力之强,以至于当历代异族统治者进入中原主宰华夏大地时,不但没有削弱这种思想,反而令人惊异地大大加强了这种思想。如今是新社会,新中国建立后采取的种种措施,似乎早就把这个封建思想毁灭,似乎关于儒家思想的一切都已经如古董般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然而,数千年来都始终强有力存在的儒家思想又怎能在短短几千年间被简单抹去,其实儒家思想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强有力地对人们发号施令,它已经毫无例外地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我不想将儒家思想这一话题详细地展开阐述,本人既无能力又无篇幅去详细全面地阐述它,我只是想说一说一个在儒家思想中占有很大分量的内容,教育。也许中国人基本都了解我国古代是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但下面还是请允许我用个人的一点见解来介绍一下,古代人是如何完成他们的教育事业的。
古中国一直以来都一两个同时并存的形态呈现于世。第一个中国,就是那个上层社会的科学文化繁荣的朝代不断更替的中国;第二个中国,就是下层社会的那个农民生活永远一成不变的中国。第一个中国的光鲜形象往往为世人熟知,并成为如今中国人籍以自豪的根本,而第二个中国却往往被历史忽略,然而它却决不能被忽略。第一个中国的代表是士绅阶层。而第二个中国的代表是农民阶层。由于汉字的博大精深,所以客观上这种文字较于其他文字更加难以掌握,所以——中国,尤其是古代中国的文盲率要高于——甚至是远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农民。他们大都不识字,终日在自己仅有的少量土地上辛勤耕作,收获显而易见并不会太多,也许只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更何况他们大多数都受到来自上层阶级的,地主和官府的双重压迫。这就使他们大都只能在贫困线附近挣扎。所以他们一定急于改变现状。然而常常受上层社会压迫,又决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可能改变现状。于是他们便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上。于是,一代代传承,是这个在社会的无奈现状逼得大多数只是文盲的农民却始终怀揣着飞黄腾达的理想。显然,农家子弟要想进入仕途安享荣华富贵——也许开始只是满足生存需要,唯一的可能就是科举考试。然而科举是真正的独木桥,能够考取功名的却是少之又少。当然,一旦考取了功名,他们一家便会飞黄腾达,彻底翻身进入上层士绅阶级。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绝大多数人还只是一代代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对于功名的强烈渴望,迫使他们努力地学——甚至不用管他们学了什么。重要的不是你学的是什么,关键是你学成之后带来如何的结果。当然,这种环境下的人们进行的学习不可能不死板,他们学到的内容,也只能是死板僵化的东西。因为长期以来自身生活贫困,再加上受到双重甚至多重压榨,这使得中国农民养成了他们独有的多重性格:对现状不满,勤劳,想飞黄腾达,目光短浅,势力,却又不得不顺从,听天由命,对于一切事物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这种状态下的人,当然不可能产生任何的平等自由的具体思想。我想,这也是为何近代西方涌现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农村无人响应,甚至中国就几乎未萌生任何类似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些就是基本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来源。而这种思想,和儒家思想竟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契合。
儒家主张人应当忠孝。孝,即对自己的家族(在农民很少有家族,只可能是家庭)尽孝。而如何对父母尽孝这个问题上,儒家通常给我们的答案是,努力学习。在儒家的主导下中国产生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穷苦求学的故事,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骨等。所以说刻苦学习一直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如果把上述所说的内容放到当今社会呢?相信已经是不言而喻了,依然广泛存在。甚至因为种种因素这种思想甚至被放大。古代参加科举的多是农民子弟而非富家子弟;而如今,功名利禄已经不存在世袭,基本上任何人也无法确保他的子女会享有荣华富贵,于是基本上所有人都会让他们的子女参加高考。由于实行了义务教育,所以现今除了个别老人以外已经基本不存在文盲,而且每个人至少可以学习到初中毕业,当然上一个高中也不难,所以竞争的门槛进一步提高。过去也许考察的只是写一篇八股文,而现在除了语文的八股还有其他文科的八股甚至还有理科,而竞争的激烈更表现在人数上。随着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导致参与竞争的人数较以前增加了更多。虽然如今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有一个大学上,但真正前途一片光明的还是那考进少数几个大学的少数的人。而在死板程度上,现在的题目和过去的题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拿政治学科为例。这门学科有一类独特的题型,目前的教师们往往称之为“认识类”或“评价类”题型。它的主要形式是这样:先给出一段材料,它的内容可能是最近发生的实施,也可能是某个人或集体的某种行为;然后,请考生对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认识或作出评价。这种题目也许在从未接触过它的人看来既凸显出来贴近实际生活的教育精神;也让考生有一个发挥思想的空间;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当出题人在命题时就将“参考答案”一并给出了,那么参考答案是如何制定的呢?它详细地规定了这一题的标准答案有几个要点,每个要点是什么内容,若答得与答案不一致,则无法得分。而这些要点,在上课时就被老师要求在书上画了下来,并要求照着书本认真背诵。这就是考生的所有解答都来自于书上。看,这样的考试与古代的八股比,简直没有区别,只是把“四书五经”改成了“共产党好”而已。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现在的考试制度是多么僵化而已。既然文科都已经如此,那么一向要求标准化,规范化的理科更不必说。
然而上述的论述也许已经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包括我自己。其实这在中国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说教育制度僵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由于人口和思想等重要因素早就决定了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而这些因素到现代仍然是极其严重,所以古代的制度的精髓自然被保留到了现在并继续发扬光大,这是一个无奈却又必然的现实。即使现在的教育不好,又能拿他有什么办法?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甚至说,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这种教育制度是最完美的教育制度,我们无需苛责它什么。有些老师在上课时貌似也抱怨现行的制度,可他们在一边抱怨教育制度的同时,又在忠实地为这一制度服务,结果是,这些人仍然是这一教育制度的奴仆。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炙热的理想碰到了冰冷的现实,会立即被无情地冰冻。在理想和现实面前,多数人都选择现实,尤其是中国人。
后记:看了费正清先生(John King Fairbank)的著作《美国与中国》有感而发写了这个。其实写完我就后悔了,题目写的太大了。而且还严重跑题。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写此类文章,也表达了我的观点,各位看官就将就着看吧~(我只是一个高一学生,写出的东西也许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