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相关性现实问题探讨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相关性应满足以下要求:①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并具有影响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能力。②信息对决策所起的作用,是指将相关的信息输入预测过程,从而增强决策者预测的能力,证实或纠正过去的评价。③信息对决策有用,必须要在信息失去其决策作用前及时地提供给决策者,否则相关的信息也变成为不相关。可见相关性有两个基本质量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和现在的事项,并对未来事项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影响其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做出的决策。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文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会计信息相关性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1.2 相关的会计信息才具有价值
有用的信息一要真实二要相关早已成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共识,如果信息相关性失去真实性支持,那就会降低甚至失去相关性,并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同样,如果信息虽然真实可靠,但与使用者的需求相去甚远,也会因不具备相关性而失去应有的价值。
综合相关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相关的会计信息才有价值,因为只有会计信息能够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时使用,满足了决策者的需求时,才达到了其最终目的。会计信息追求实质重于形式、坚持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为中心。
1.3 相关性的限制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能拘泥于仅提供传统形式的会计信息,而应致力于采用新形式会计信息,如网络、电子信息等,来提供具有更高相关程度的会计信息。同时要求使用者提高理解会计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决策的能力。对于同一个会计报告,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会有不同的看法,毫无疑问,受过会计专业训练的使用者会对会计报告有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因而也就可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判断;而对一个缺乏财务知识的初次使用者来说,让他看明白财务报告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运用这份财务报告来进行决策了。看懂财务报告是对于使用者来说相关性的第一个层面,而在看懂财务报告之后运用所理解的信息进行决策活动,是第二个层次。这就需要信息使用者去掌握更多的会计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从报表获得有用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
2 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
2.1 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尽管在会计法规、准则、制度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其均侧重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没有对企业如何提高相关性做出具体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指导企业保证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不注意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是能满足决策者的要求,也不主动去了解决策者需要什么信息,只是按照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即报表、财务状况说明书、附注及解释信息,仅仅是把上述报告报出而已,不去考虑决策者是否能用其进行决策。
2.2 信息质量不高
一方面存在冗余过剩,即大量低相关信息存在,另一方面又远远无法满足各方面决策者的需求。会计信息的提供主体拘泥于传统会计信息形式或无力提供具有更高相关性的信息。许多国际性的大企业,都是两头大中间小的组织模式,即大量研发人员,大量销售人员,相对而言,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就不那么重视了。国外大企业如此,国内企业的现状更不如人意了。
造成这样冗余与缺乏并存的原因,一是传统会计信息形式主要侧重于历史信息而缺乏前瞻性信息。二是侧重于财务信息而忽略非财务信息。三是侧重整体信息而缺乏分部信息。四是侧重于定量信息而缺乏定性信息。五是侧重确定信息而缺乏不确定信息。辣是侧重关于有形资产的信息而缺乏关于无形资产的信息。
2.3 主要是针对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
最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某种资格(如发行股份及配股)时所用,对于会计信息的实用目的性的重视远大于为决策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4 只重公允,不重相关
在政府、税务、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过程中,也往往只注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公允表达,不注重其据以决策的程度。
会计信息产生的源头未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梳理,再加上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引导不当,会计信息的低相关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以下将重点讨论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程度。
3 提高相关性的具体措施
3.1 法制层面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分别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制定、财政部和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进行制定。在现有以上各级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会计相关性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理论界同实务界认识的统一,管理部门之间的上下一致,并考虑与国际接轨。
3.2 引导层面
3.2.1 政府。政府应积极完善法规、准则、制度,使之向满足决策者需求的角度发展。
3.2.2 企业。应当了解使用者真正想要何种信息,运用已有会计资源,依据成本效益原则,优化资源组合,提供理想信息。
3.2.3 外部使用者。应当要求企业提供何种信息,而不是仅仅被动接受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利用现有网络和其他信息渠道,可以进行信息订制,或是要求企业提供个性服务。而且应当通过对已有信息的分析判定,反作用于真实。
3.3 教育层面
会计的基本目标认为会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论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基本会计操作,还是对会计数据资料的高级分析,都符合会计的基本目标,都是为之服务的。为满足基本目标的要求,就必须使会计人员精通会计技能,端正从业态度,建立良好品德,树立会计新风,开拓会计教育的新局面。
3.3.1 对已从业者,一是积极开展后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二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的再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3.3.2 对于将要从业人员,院校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但实践经验缺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增加实践的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真对待毕业前的实习安排,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财会人才。
3.3.3 对信息使用者,一种是自发使用信息的人,他们对会计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只能对会计信息做到一般程度的了解,不能很好地看到会计信息后隐藏的深层涵义。在使用信息时,他们不能主动去寻找信息,只能被动地接受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利用信息决策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这一人群来讲,应当加强普遍宣传,以提高其整体素质,促使其向自觉使用信息转换。另一种是能够自觉使用会计信息的人,他们可以主动去寻找会计信息,使用各种工具,对信息进行分析,用其进行理性决策。这一人群的专业水平较高,使用的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较强,可以较好地判断会计信息背后的经济实质。对于这一人群,只要政府或有关部门进行适当引导即可。
对于信息使用者的教育,最终应达到以下目的:提升使用者财务素质,使之趋于理性化,提高其鉴别会计信息真伪,相关性强弱的能力及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理性决策的能力,最终反作用于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使其真实可靠。
3.4 实务层面
企业如何才能提供高相关的信息,以满足不同决策者的需求呢?关键在于会计信息应具有针对性。从会计目标的角度来讲,会计应当为所有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有用的信息,以供其决策。一直以来,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形式千篇一律,不能适应多样的需要。由于信息使用者的层次,解读财务报告能力等不同,对投资者与债权人不应提供相同的财务报告,对专业分析师与普通使用者也应区别对待。企业必须了解决策者真正的需求,对症下药,提供依据使用者需求而订制的个性化信息,以达到提高相关性的目的。根据会计具体目标指向性的不同,可以把信息使用者划分如下:
3.4.1 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包括:政府、税务机关、债权人、外部投资者。目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改制建成,造成了企业中国有股独大,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偏小的股权结构。国家主要注重其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税务机关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税款的计缴等问题。
债权人关注企业的运营状况,他们期望了解的是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及偿还债务的能力,从而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投资者同样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长期投资者会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短期投资者注重企业的近期获利能力。大股东关心的是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而中小股东关心企业的行为能否带来股价的攀升。
3.4.2 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不仅外部使用者要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内部的使用者也要运用这些信息进行经营判断。所不同的是,内部使用者可以使用一些更加内部化的信息,有些信息是不在外部报告中进行披露的,需要会计人员进行单独分析列示。包括:董事会、管理层、职工。
由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董事会要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监督考核,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资产是否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以及经营者有没有弄虚作假。
管理层主要利用会计信息来进行日常的经营决策,他们要了解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他们的问题在于如何从中选出可据以决策的信息。可以由财务人员为管理层提供主要指标,及经过初步分析加工的财务数据,以供使用。
职工需要定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确定自己在企业可以获得的利益,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企业的财务人员可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以定期公布企业状况明细表,使职工真正融入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4.3 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解决了针对性的问题后,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无线电子信息技术来进行数据传输、信息服务,提高会计信息的网络相关度。由于财务报告无纸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进行财务报告网上披露的工作也成为财务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能够满足传统财务报告对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报送及时的要求,还具有集中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①在公司网站主页建立独立的财务报告链接点或财务报告信息栏。譬如说企业可以在网上资产负债表上短期负债一栏建立链接,只需一点就可以看到该企业一定时限内的债务及偿债状况,以满足债权人的需要;②提供在线分析工具;③支持语言、币种间的相互转换。譬如说一美国投资者需要以美元表示的英夏会计报表,而我们通常提供的会计报表是以人民币汉语表示的,这是就需要企业提供币种间按即时汇率转换的工具,及语言转换的工具,以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需求;④实时提供过去和现时记录及同行业主要竞争企业相关数据,以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⑤充分利用反馈功能,以达到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沟通;⑥提供分类的,面向不同使用者的信息,设立各个专区方便决策者,如中小股票投资者专区;⑦发展按需订制信息;⑧企业主动通过邮件来告知信息需求者。
除运用网络技术之外,还可以通过提供经审计的简化报表,如向投资者提供利润表的简化报表,债权人提供资产负债表的简化报表来满足需求。也可以定期提供企业状况公告书,包括人员结构,主要财务指标,未来发展方向,行业背景等。
综上所述,决策者进行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企业的会计系统,因此,企业的会计行为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作为目标取向。会计行为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对决策、控制、业绩评估有用的信息,必须仔细研究谁在使用会计信息,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信息如何被利用,不能一味追求会计数据的真实程度而不管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