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0-9-10:  来源:毕业论文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论文
作为“主战场”的农村学校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的实施却并没有很大的进展。为什么农村素质教育如此踯躅不前?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当前农村教育实际情况,本人就“如何推进农村素质教育”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认清教育形势,明确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等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它的实质就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将人类科学、道德、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养,使其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充分的提高和发展。这要求学校、社会和家长所构建的教育体系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素质教育具有整体的、内在的、长远的特性。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以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时期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要求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工作的优劣,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基本素质状况,而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往往是影响其工作优劣的关键因素。目前,社会上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这正是素质教育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相反,在应试教育下所逼出来的“高分低能”的人也必将会跟不上社会的形势。因此,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全面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二、 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当今人们认为:“不管素质怎样,孩子成绩好就说明其聪明”、“学好数理化就可争天下”,这些谬论毫无疑问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这样必将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因此必须转

  变教育观念,建立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十年树林,百年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大局、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和共同努力。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民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教育工作者身上,这是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目前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却使刚刚起步的农村素质教育偏离了轨道,因此农村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以下教育观念:

  1、转变重升学教育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看法,确立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的思想。

  2、转变只以分数论人才,以升学率和分数排名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是转变教育观念的关键。否则,必然会导致各个学校千方百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而忽视学生其它方面的综合发展,这样又将学校教育逼上了应试教育的轨道。许多地方因升学率低、分数低而实行“校长道歉或表态发言” 、“末位淘汰”,这样就更易导致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

  要转变这一观念,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研究并制定以学生德、智、体、美、劳、个性特长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评价方案来评价学生和学校。不得以考试成绩代替学生和学校的全面考察,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对学生德智体美、知情意行的全面考核评价体系。因为教育评价合理、全面了,教育便容易全面;教育评价关心素质,教育工作者便也关心素质。这样就自然把学校引向了素质教育的轨道。目前,北京大学以“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考评、推荐录取招生”的举措给教育评价机制的优化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3、转变唯升学者是人才、唯升学者才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才,多方式育才的人才观,以“行行出人才”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4、转变教师只对少数学生负责、只看重升学有望的学生的施教观,确立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每一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终身负责的施教观。树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实践,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倾心尽力。

  三、改善办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

  1、农村地区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比较缺乏、落后或不配套:音体美器材严重不足,理化生仪器缺“油”少“盐”;图书室藏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许多学校没有基本的体育设施。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村素质教育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2、城市和农村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农村教育条件差,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人少任务重,可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因此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而造成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城市特别是县城所在地小学又严重超编、人满为患。甚至在一些农村学校教师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课程表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形同虚设,教师成了“万用表”,一人上两、三门课,甚至有的教师被“逼上梁山”,实行“包班”, 这样有谁能在这里安心上课呢?

  针对稳定教师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镇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给农村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招足教师,配齐专业教师。

  (2)、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津贴、补贴,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称岗位比例。

  (3)、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新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城区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并签订任教合同。

  (4)、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内部可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和制定吸引教师相应的奖励措施。

  四、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管理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要积极配合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充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以校委会统一领导、教务处具体负责实施、教研组、工会、少先队或团支部等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素质育人管理网络。要做好这一点,要求学校领导要勤奋学习、不断探索和积累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有效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教师的积极性,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当然,要落实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素质教育就根本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农村教师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让各教师明确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关键,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2、学校应对现有教师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教研课、示范课、优质课、优秀教案评比、优秀教研论文学习和评比等教学常规,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技能训练的师训计划,不断加强教师的基本素质。

  3、重视校本培训,采取“以新带旧,以先进带后进”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年轻骨干教师为先锋,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使全校形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4、鼓励教师“镀金充电”、进修学习,使他们在进修和学习中过好教学思想关、教材教法关、基本功考核关,做好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和“垫脚石”。

  五、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育方法

  加强教学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办学永恒的主题,教研活动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确立从“学科为本”到“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思路,注重教研工作,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树立正确教研意识。教育理论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学校教研工作必须坚持和全面贯彻党的教研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各学科教学大纲、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强化教学研讨,明确教学要求。围绕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各学科、各学段、各单元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等问题拟定出确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要求同学科教师定期开展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教材教法研究,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交流教学信息,以便在教学中实施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教研组是学校教研的基层组织,教研活动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校教育工作能否健康顺利地发展。教导处要始终紧紧抓住教研组活动这一关键环节。

  4 、教学研究中要创导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信息共享、知识共享、相互学习、乐于付出、相互尊敬、友善合作、接纳他人、能力互补等。古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教研工作也的确如此。

  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新型的师生关系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师生之间感情上彼此融洽、支持和默契的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学生知识上的“仓库”,思想上的“指南针”,生活上的顾问。教师要时时关心和了解学生,在培养所有学生素质方面下功夫,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1、正确认识评价所有学生,看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思想与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帮助学生改进好的学习方法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全方位关注学生,教会学生做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以激励学生为基本教育方法,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引导各层次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进步,以学生素质提高为己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

  4、关注学困生,不埋怨、责怪学困生。其实他们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优势,因势利导。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5、处理好两个课堂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功;注意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年龄特征;注意发现人才,鼓励冒尖;注意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通过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其原有的素质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

  6、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可以以“创新创业”为主题举行各种活动激励和教育学生。

  7、以教导处和少先队活动为主阵地,把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成立音体美、科技兴趣小组,舞蹈队,田径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学科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政治小论文演讲比赛、手工制作、小发明比赛、美术作品、书画比赛等。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循序渐进,共同关注和努力,不断加大经济投入,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学校教育送入素质教育的“快车道”。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论文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