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要以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和指导区角活动。并要支持幼儿的大胆设想,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想法试一试,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合作和帮助,引导幼儿探知事物的奥秘、培养幼儿的联想思文和创造思文。如:在科学探索区中,当幼儿忽略某些现象时,教师以参与合作的身份暗示、引导幼儿关注被忽略的现象,深入探究为什么?怎么办?还有别的办法吗?能做得同别的小朋友和老师都不一样吗?利用这种不断激疑的方法,引导幼儿的创造欲望和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2)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使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这是幼儿主动学习、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它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发现和创造,还有助于他们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产生不同于别人的想法和能解决问题的人,同时产生一种想去进行发现的需求。如:美工区中,教师有目的地投放各种作画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材料创作美术作品。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形成和成功创作欲望的萌发。
(3)教师要创造性地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培养创造力和探索欲望的区角。如:拆装区中,教师专门准备了废旧玩具可供幼儿自由拆装、组合。拆装、组合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知道了他们以往想知道的“玩具中的奥秘”,同时也学会了使用工具。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训练,为幼儿产生创造行为奠定了基础。
(4)在指导区域活动时,教师在观察每位幼儿的操作,及时对幼儿创造性的发现予以肯定,引导他们对其做出总结和升华。如:有的幼儿在语言区中拼图说话,没有按照常规拼摆,教师就可以及时鼓励他“这样拼也可以,但你能讲讲你的理由吗”;积木区中,幼儿可能摆出创造性的“怪异”物品,教师及时引导他“说说这是什么?它有什么先进的功能?还可以怎么变?”在保护幼儿创造愿望的同时,激励他们继续前进。
在开展创新教育实践中,我逐渐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最好的幼儿园内,没有高档的设备、新颖的玩具,有的只是充足的材料:纸张、半成品玩具、废旧物品和自由活动的空间。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好、最有价值的东西。它给孩子们留下了宽广的思考空间和无限的创造机会。
区域活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不同的区域,有丰富的材料,可供幼儿自由选择、主动操作。因此,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营造一个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广阔天地,使孩子们的“创造思文”在“玩”中闪现;“创造行为”在“动手做”中产生。未来的发明家也许就在其中!
[参考文献]
1、 赵春萍.挖掘本土资源,创设乡土化活动区 幼儿教育 2001年 11期
2、陈瑞金 让区域活动更富吸引力 幼儿教育 2006年8期
3、佚名 浅谈区域活动教师的介入 免费范文网 2008年8月
4、幼儿园活动区指导丛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