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来源生活,学习目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师设计问题的应该贴近生活,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从超市买来学生很熟悉的蛋黄派,每组发一个给学生传着看。这时可趁热打铁问:①袋里充的是什么气体?它有什么用?该气体应具备什么性质?②你能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吗?这些问题把学生带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困境。通过这样,唤醒学生问的意识,让学生思考所看到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产生“问”的欲望。
当上到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以拿胃舒平药的说明书让学生看,用这样一种方式问:大家通过药品说明书得到哪些信息,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学生们各抒已见:药品的成分,药品的功能,为什么能治疗胃酸?说明了什么,然后学生用代用品做了实验,得到知识以后,又提出如何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何治理污水等等,学生认识到化学问题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并鼓励学生不断地从我们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置化学问题于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问题的解决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化学问题,会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可拿瓶雪碧到讲台上,当开启瓶的盖子时,有大量的气体涌出。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到底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这种气体的,它有什么性质,生活那些地方应用它?它对于我们有没有弊?这些问题、但可以教学生如何从化学的视角,用化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急着想找到答案,便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学习。还例如,讲溶液的酸碱度时,很多学生拿出家里的生活用品来测试酸碱度,如洗发水和护发素,以此为背景设计一些问题来学习溶液的酸碱性的有关知识,可以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将此课题设计成一个实验活动,使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因而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通过对此问题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通过这些问题,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3、关注每个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化学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问题的分层设置,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做到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对于学习目标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弱势学生有了好的想法时,马上请他们回答,并让全体学生知道是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时还不妨暗中助学生一臂之力,给予提示,不断鼓励,使之完整清晰地表达,更有助于其自信心的提高,学习更有动力。如在学习溶解度曲线的时候,第一步面向全体学生辣,文-论"文.网http://www.751com.cn提出能说出曲线上一点的含义,会正确判断溶解度的大小的基本要求。第二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曲线上一点的含义对一定条件的溶液是否饱和作出判断,使他们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之后能独立思考,使之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感受到化学课堂的乐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设计好问题,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应在学习过程中,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解决化学问题,产生新问题。形成良好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