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创新
【摘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切实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贫困地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摒除教学层次不分明、与专业知识脱节、学生应试心理严重和偏重上网娱乐等弊端,对教学进行不断创新,提供分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疏通和引导学生运用网络。
【关键词】贫困地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创新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随之有增无减,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而对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计算机基础教育表现出教学管理和实施方面的不成熟,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切实提高西部地区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分析教学现实情况,力求不断创新,改革和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一)教育层次不分明,教学缺乏人性化
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中,有80%以上在中学阶段学过信息基础课程,另一方面现在入学的大学生家庭的计算机拥有率也较高,接近半数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属于辅修科目,计算机水平也不作为考核和升学的依据,加上东西部生源地的经济条件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的师资力量的差距,都造成了贫困地区院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较大的现状。据广西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调查数据显示,入学时已达到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要求的占8%;已学过一些,但不达标的占39%;根本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占31%,这种局面给高校的组织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整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受计算机基础整体水平的影响,贫困地区高校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校的教学仅停留在传授即填鸭阶段,随着社会就业压力加大、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大部分学生乃至一部分专业教师急功近利,忽视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将重心偏重到各自的专业知识上;而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均采用通用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内容、举例或实验都与专业知识相脱节,使学生感觉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无关,更无法很好地应用到专业领域,更加重了这种偏移和脱节。其实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已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的知识和应用也已深入到方方面面,对计算机基础应用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及以后在专业行业发展的好坏。
(三)学生应试心理严重,知识和技能拓展不够
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是西部地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统一要求,这使教师对教学有了量化标准和可掌控尺度,但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题型、题目相对固定不变,促使学生投机取巧的应试心理十分严重,只对等级考试考的内容有学习兴趣,不考的概不理会,甚至有的学生在未上完或未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就已经靠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强行通过了等级考试。由此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趋向学习目标单一、教学范围狭窄、教学内容固定的态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知识拓展能力更是欠佳,这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