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创设情境教学,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最好环境之一,课堂上的精心设计疑问,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文的学习情境。
例如: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2O(气)四种物质,请设计实验:(1)只验证混合气体中确有氢气,(2)要同时验证混合气体中既有H2又有CO气,这道题中要考虑的问题较多,H2、CO的验证一般都是需要用到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通过检验产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来证明氢气与一氧化碳的存在,但是会受到原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所以就必须先将它们除去再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还是检验产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都存在先与后的问题,一个是需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去水,一个是需先检验水再检验二氧化碳,同时还存在尾气处理的问题,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探究思文能力才能找到准确的路线与方案。通过这类试题的训练,无疑将深刻的影响到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探究,能给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思文训练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文品质。
3.挖掘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文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能得到充分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发挥,使思文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迸发智慧和灵感,有益于学生创造思文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酸、碱、盐、氧化物”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面对所有学生,使学生人人都有任务,同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文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层次性,尽可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就这一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步进行,第一步为感知阶段,由于“酸、碱、盐、氧化物”主要是学习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及条件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涉及的物质种类多而杂,且颜色、状态是前几章所少见的。因此在第一阶段应为以后学习新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应以“明确”为特点。可以给学生准备三酸(H2SO4、HCl 、HNO3)、两碱(NaOH 、Ca(OH)2)、八种盐(NaCl、CaCO3、BaCl2、Ba(NO3)2、Na2CO3、 AgNO3、FeCl3、CuSO4)、五种金属(Mg 、Al、Cu、 Zn、Fe)、两种氧化物(CuO 、Fe2O3)和两种指示剂(石蕊、酚酞),用一个课时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实验,并初步识记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相关物理性质,为下一步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做好知识的铺垫。第二阶段为尝试阶段,“酸、碱、盐、氧化物”,主要是通过学习、归纳推导出酸的通性;通过两种重要的碱推导出碱的通性;又通过多种重要的盐推导出盐的通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应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去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与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酸的性质,同时学会归纳、分析、整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要及时、准确地做出评论,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第三阶段为理论感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对单一的酸、碱、盐的性质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酸的通性、中和反应及条件。第四阶段:应用和创新阶段。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经较深刻了,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化,可开始对物质进行离子鉴别练习(Cl-、CO3 2-、SO 2-4等)和复杂除杂实验、物质的合成。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实验探究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于“异想天开”中主动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文,充分发挥了学习潜能,获得了成就感,培养了自尊心。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政策的推进,探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努力成为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和引导者,在进行研究性教育改革时,应当尽可能汲取认知学习及建构主义情境等最新理论中的理念精华,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胡觉亮,甄月桥,高雪芬.研究性学习在大学课堂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12
[2] 陶春元,钱芳.改革实验教学 提高综合素质J.化学教育,2003,24(10):47-48
[3] 王建军.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自我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