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网络语言中非规范现象 第2页

更新时间:2011-4-23:  来源:毕业论文
  3.缩略词。就是网民为了书写简便而采取的用字母来代替汉字的词。缩略词的来源主要是公认的缩写词汇,电话、传真英语的缩略符号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的组合词,或者是网民图方便,常将英语单词或短语中的字母组合起来代替单词或短句,或者以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代替汉语词句。例如:“Xmas(Christmas)圣诞节”,“GF(girlfriend)女友”,“PFPF(佩服佩服)” 又如“男朋友”简称“BF”,“变态”简称“BT”,“人民币”简称“RMB”,形容人说话拐弯抹角称“很S”再如“请有空就E我”“E”是缩略语E-mail的再缩略“保重”的意思就是“保持体重”等等。无怪王立廷说“这种语言现象及其普遍常见说他俯拾皆是也不为过”②。

  第3页

  二、网络语言非规范现象的形成原因

  我们通过推广普通话,规范汉语的书写。网络语言不同于书面语,也有别于日常交际

  的语言,也就不能以规范普通话的要求来对待网络语言。从现实交际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偏离,是一种不合规范的言语活动。但是从网络语言本身来讲,它已经为主流网民群体所接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就有它们存在的理由。下面我试着从网络语言的成因、特点、网民心理、技术因素及传播层面探讨网络语言非规范现象的原因。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社会活动的反应,网络语言它不是一种独立也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我发展的语言系统。网络语言来源于网络社会生活,随着网络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它与网路空间多种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由于网络社会空间具有多元化特点,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网络语言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现象,就可以是字母,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键盘符号甚至可以采用不言而喻的图贴形式。这也是造成网络语言非规范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网络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

  网络交际主要是通过键盘的输入来完成的。网民网上聊天和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交际存在区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一般是交际双方的直接交流,用有声的语言或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思文和语言是同步进行的。而网络交流由于受空间的限制,交流的双方又是通过敲击键盘输入语言来进行交流的。交流的速度肯定不像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那么快,交流双方的网络语言和思文就不同步。在这种语言跟不上思文的情况下,网络语言就要求网民有很快的输入速度,也就是网民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输出较多的网络语言,这时同音词或近音词等网络语言就出现了。使用谐音等输出方式使网民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并接受最大量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网民们追求的是速度而不是准确,所以大量的谐音词就在网络中流传开来。另外,网民在交流时又受输入时间和高额网费的限制,太长或太复杂的句式,不能及时让对方接收到,或被后至的信息所覆盖,造成沟通上困难,所以在网络中如“男朋友”简称“BF”,“变态”简称“BT”,”人民币”简称“RMB”,形容人说话拐弯抹角称很“S”。交际环境中多使用口语化的短句或语气词,及时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状态。同样出于简洁的目的,键盘上设置的符合、数字被选择出来统统尽可能的运用到网络交流中。如“雷”的本义是原来的意思指一种自然现象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或军事上用的爆炸式武器,但在网络环境中引申为由于突然听到或看到某种震惊的事,而遭受巨大的打击。仅一个字传神

  第4页

  的表达出主体的心理活动。又如“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已经为广大网民所通晓,简洁实用,在网络上迅速广泛的传播。

  (二)网络主流群体的心理特征

  2009年4月20日,正值中国接受国际互联网十五周年之际,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网民主体仍旧是18岁到30岁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 2/3。,受教育程度,则以大专、本科的比例较高,收入则以中高收入者为主。”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人群中找到发展和壮大的空间,给他们带来语言实用上的自由发挥,正符合青少年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也是对平庸刻板的调剂,所以形成特有的网络交际形式。关启文曾经说过,“作为占网民绝大多数的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说话的权力在家没有说话的份,在校不能发表看法,至于那些门槛较高的新闻媒体更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但是,他们有话要说,且很有要表达的欲望,所以就在那个虚拟的空间里,在那个两不相知的空间里就酣畅淋漓的宣泄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网络社会中,渴望表达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完全自由的表达自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语言的非规范性会给他们带来伤害。那些由于谐音造成的错别字,那些粗俗的语言,那些不合语法的口头语可能会给他们的成长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非规范现象客观存在,是它抓住了现代人张扬个性,彰显自我的需求。网络语言同样是一门艺术,它体现在拼合符号文字的审美上,这些符号文字都能够形象逼真、直观简洁地传情达意。网民们充分加以利用,创造了许多极为风趣而且生动形象的符号表情和文字图形,用以表现内心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这类语言大都是一些符号,有了这些符号,交流被赋予了情趣,共同体现出网民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审美情趣。因此,没有了声音、语调、笔迹、表情的区别,网络语言很大程度上抹杀了网民个性,网民更多的希望利用自身的言语风格的不同,来自我张扬,以引起对方的重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提供了展示平台,弥补了空白,同时网络语言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了生存发展的立足点。除了上面提到的符号语言,还有像“@>>--->—”表示一支玫瑰花,“∠※”表示花束,“ ~*.*~ ”害羞又迷人的小女生,“%>_<% ”我要哭了哦…,“(~ o ~)~zZ ”我想睡啦~,“(^。^)y-~~”表示抽烟。

  (三)工具条件的制约

  网上交流主要通过键盘输入完成的,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网络交流工具,在输入的过程中,汉语拼音输入法系统都会自动检测到常用字,将使用频率高的词或词组顺势放在前面。

  第5页

  网民在使用中,只注重速度,如果再一次进行选择,就会浪费一定的时间,这样一些常用词组就代替了其他同音异义词,也造成网络语言的非规范现象。如前文中提到的“大侠”代替

  “大虾”、“斑竹”“版猪”代替“版主”等等。

  “网络语言由网络人群新创或约定俗成”。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造出需要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或者保留原有的词或表达方式中的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进行改造,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但部分词位被广泛使用。同样在网络环境下,交流具备鲜活的生命力,当某种语言形式不能满足传递信息的功能,语言会对其形式内容翻新,使它更好的为交际服务。在网络环境中通过采用符号、谐音代替等手法,对单词或表达进行再造,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非规范现象。

  所以对网络语言,我们既要看到网络语言是因为网络沟通方面而发展存在的,具有鲜明的特点,有它存在的空间;同时也要看到,这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应用于特定的场所,不能于现实社会中语言运用混同,或者以现实社会对语言的规范来限制,否则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网络语言的传播是约定俗成的,在网络社会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没有必要去反对,事实上也反对不了。新词的产生永远快于对其规范的速度。规范并不能阻止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发展中的非规范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人人都懂得。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为大众接受的就有生命力。

  从语言系统本身来讲,语音、语法相对稳定,词汇变化较快。词汇中基本词是核心部分,是词汇系统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新词语以及外来词语等属于外围部分,是较活跃多变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一部分词经住时间的检验进入基本词汇。“ 据统计,20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平均每年要产生800多个新词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9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而其2002年增补本就添加新词新义1200余条,及时地反映了语汇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作"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汉代和唐代,都是新词语涌现的高峰期。我们目前所处的年代,无疑又是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的新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趋势。”③所以应本着宽容理解、积极引导的态度,对其进行了解、记录、研究。

  积极引导网络语言的和谐发展,主要在于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要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首先要提高网络主体素质。在网络社会中,主流群体是青少年,网络文明意识已初步确立。在缺少他人和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要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提高网民行为的自控与自觉,培养一种道德判断、选择和澄清是非的能力,提高警惕,抵抗诱惑,充分发挥道德主体性,理

  第6页

  性的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提高对网络的认知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交流氛围。

  网络语言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它客观的存在着,不可能以我们的意志所转移。当传统的语言受到它的冲击时,无论我们支持还是反对,它都将作为一种客观现象继续生存下去。在历史长河中,语言本身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我们应该理应宽容一些,坦然一点。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新生语言。要给它一段时间来思考自己,完善自己。

  注释:

  (1)言岚:《网络语言:一种另类的语言现象》2003版第10期,第23 页

  (2)王立廷:《现代文化词汇丛书——缩略语》,1997版,第57页

  (3)戴昭铭:《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的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88页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著,《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王艳芳著,《1998-2007中国网络语言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版

  (3)沈艺虹著,《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漳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上一页  [1] [2] 

网络语言中非规范现象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