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些语文教师对文言文诵读这一教学方法运用的还是不太好。根据文言文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目前的知识文化水平来看,诵读又是最佳的方法之一。但从数据反映,只有17.6%的语文教师经常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12.2%的语文教师经常采用自己诵读或者采用音频诵读;8.1%的语文教师开展学生之间的诵读比赛。在问卷中问及“您的老师是否积极点评你们的诵读情况”时,有31.1%的教师没有;59.4%的教师偶尔有;只有9.5%的教师经常有。
笔者又在上面3所中学中选取了巫山中学作为实地考查对象。这所中学共40名语文教师。在这40名教师中又选取3名教师被进一步作为子样本。他们每人被听课1次,以观察他们的实际教学情况。
教师A1:该教师讲的是初中二年级上册第23课《核舟记》。整堂课就是一个齐读课文,然后翻译课文,最后自由读的过程。教师大部分是照着教参给学生翻译课文。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只记下了满满几篇笔记,他们的眼神当中传达出一种迷茫或疑惑。下课铃响起时,教师问起学生是否听懂时,整齐地回答到:什么都没有听懂,自己好像坐飞机一样。
教师A2:该教师讲的是高中一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单元,上的是《荆轲刺秦王》一课。这篇课文为一篇叙事散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但这位老教师还是采用曾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真堂课就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40分钟的课堂没有读书声,没有回答声,只有教师传出的翻译声。座位上的学生各自干着自己的事,要么睡觉,要么说话,要么玩手机,能认真听教师讲课的学生真是屈指可数啊!
教师A3:该教师讲的是初中三年级下册的《隆中对》。《隆中对》主要讲的是卧龙诸葛亮对汉末社会的一个分析,篇幅较短,内容简单。大部分学生都看过《三国》或者《三国演义》对这个人物以及故事情节都非常的熟悉,但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仍然是一个人在台上一句一句的翻译,只是在真堂课结束时让学生诵读了一遍。在最后的诵读中,学生都读的有声有色、精神焕发、神采飞扬,而在教师串讲的时间里,学生都是无精打采的、瞌睡连天的。
(二)学生
教师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上存在这种现象,那么学生又是怎样的情形呢?笔者对35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内容 是/有 不是/没有
是否有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37.9% 62.1%
诵读是否过时 39.2% 60.8%
诵读是否提高文言文理解力 56.8% 43.2%
诵读是否增强自信心 62.1% 37.9%
是否会用工具书或网络资源 84.3% 15.7%
是否了解训诂知识 13.4% 86.6%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诵读是有利于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在课余的时间里也会利用工具书或者网络查找资源。但是在学生养成诵读文言文的习惯,了解相关的一些训诂知识方面还有待注意和改进。
通过问卷、听课的方式对中学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辣~文-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较欠缺。
三、中学文言文诵读能力的培养
针对文言文诵读教学中存在的缺失,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培养学生文言文诵读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兴趣
面对众多晦涩的字词,学生一看见就会头昏脑胀,早已厌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告诉我们快乐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感兴趣,那么就会感到学校的快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这三个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