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第2页
课堂中的一些“错误”,常使得教师措手不及,也许有的教师会感到十分懊恼,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关键是看教师怎么对待它、处理它。其实课堂中的“错误”是一种难得的教学情景,科学教学中强调情景创设,教师善用教学机智随时创设的情景是一种自然的“无污染”的“绿色”情景。而课堂教学中这种“错误”。只要教师能随机应变,常能“化险为夷”,有时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波澜不惊,而成为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镜头二:在做九年级“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
在进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当学生完成电路连接并闭合开关后,有几组同学发现电灯不亮,他们纷纷举手求助。在实验器材比较陈旧、配备也不太完善的农村初中学校,这极有可能是各电路元件未能紧密连接后断路造成的,但当我仔细观察了几组学生的实物连接后,发现事实并非都是如此,于是感觉到一个新的教学生长点出现了。
我问学生:“电灯不亮,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呢?”绝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回答:“电路断路。”我又问:“那如何找出断开点呢?”此时学生们情绪十分高昂,争相为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寻找答案。我紧接着又问:“真的是断路吗?”这个问题比较突兀,学生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懵了。在经过短暂的沉寂后,我说:“灯泡已能发光的小组,派组内的顶尖高手到旁边灯泡还没有发光的小组当技术顾问,协助他们找一下电路中的问题所在,5分钟后再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检查方法、经过、结果和改进措施”
本节课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不同、灯泡的功率与灯泡两端的电压有关等。课前我们也没有预料到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事件。在上述案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个错误事件实际上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新生长点,它将师生引入了解决“小灯泡为什么不亮”这一问题情境之中。在教学中,学生的困难得到了教师充分的关注,这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协助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些意外的收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原来确定的目标所无法比拟的。
三、课后勤反思,让预设和生成共升华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生成性课堂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文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后反思将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仔细梳理、深刻反思、认真剖析、不断完善,推陈出新,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弹性预设。
《科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去思考、去发现(也就是“教师即课程”),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比如不断地调整教学设计上的缺陷,及时地补充知识点上的疏漏等。我们可以向课程资源学习,不断地收集一切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我们也可以向同行学习,通过听课和交流,从同年级教师对相同教材的处理对比中找出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亮点和不合理性,从他们驾驭课堂的灵活性中发现灵感;我们还可以向学生学习,通过批改学生作业,耐心地倾听学生在解题过程的正确或错误的思文模式,评价测量等各途径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并在原有的备课材料上给予更多的体会,坚持写好教学感想和随笔以指导今后的教学。教师因生成“吃一堑”时,就为下一次预设“长一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教学艺术,使“预设”更完美,“生成”更精彩。
科学课堂教学真的不能没有你——预设和生成,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也给我们教师的知识、能力、视野等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在进课堂前,是一位“运筹帷幄巧布局”的帅才;在进入课堂时,是一位“审时度势妙引导”的将才。在走出课堂后,是一位“苦思良策勤反思”的谋才。让教师的预设既能萌发于课堂生成之前,又能游走在课堂生成之中!让预设和生成和着生命的节拍精彩共舞,实现“课在人中,人在课中”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辣,文-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1、《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叶澜 《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2、《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年8月
4、《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界 2005年4月
上一页 [1] [2]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