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即上课前必须对未来发生的教学行为有所准备和预设,否则课堂活动就成为无的之矢,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文,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达成的,所以,课堂教学既有预设又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而再好的课前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一切精心的预设,是为了动态生成,让动态生成更有成效性和目的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又如何处理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富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机智地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呢?
1、预设悬念,让学生想问,质疑促生成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预设富有悬念的、典型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问题,教师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习惯被动地听,很少愿意主动地说,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活动中,互相点燃对方思文的火花,形成不同的联想,不仅可以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而且会使探究的问题更加深入,重点更加突出,对易混淆的知识点会得到理解。
学贵有疑,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揭示新矛盾,巧设悬念,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文,促进动态生成。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汽化时,先表演一个小“魔术”。将一只一次性纸杯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烧,不一会,纸杯底部被烧了一个洞,向学生展示。再在同样的一只一次性纸杯中加少量的温水,然后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烧,不一会儿,杯中冒出大量的水蒸气,甚至水沸腾了,然后将水倒掉,向学生展示杯底,杯底除了边缘有点烧焦外并没有被烧穿。为什么用纸杯烧水时,纸杯不会燃烧呢?学生看到此情景,疑惑不解、惊奇不已,迫切想知道答案。魔术般的小实验勾起了学生的悬念,在有悖常理的强烈的矛盾中,学生的探究问题自然引发和产生,这种强烈的好奇,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这一教学片段,生成因基于质疑而丰富多彩,疑问因借于生成而豁然开朗。教师的巧妙点拨和学生的深入思考,生成了充满智慧的课堂。
2、预设探究,让学生敢做,探究促生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新旧知识经验产生碰撞,擦出火花,从而实现学习的动态生成。所以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取出一瓶饮料给一个学生喝,正当学生喝得很开心时,问他: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把饮料喝到嘴里的?学生抹抹嘴回答:我就这么吸上来的。又问:是不是很轻松就能吸上来?回答:是的。然后取出第二瓶同样的饮料(瓶口带有橡胶塞和吸管)递给他,示意他继续喝,但学生不管怎么用力喝,就是很难吸上来,只好放下饮料瓶不好意思的下去了。师问:能吸上来吗?学生回答:吸上一点点后,就吸不上来了?有学生说:可能是因为他的吸力不够。那就请哪位吸力大一点的同学再上来试试?学生推荐了其中肺活量较大(体检知道)的二位男同学上来,结果都与前面同学一样。那么这几瓶饮料为什么吸上一点后就吸不上来了呢?是不是真的吸力不够?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学生在热闹之余自然就对此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思文。
学生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开拓了视野,既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又感受到了探究知识、分享知识的快乐,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生成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探究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主动地发展。动手做是科学探究的灵魂,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唤起学生求知欲,产生探索创新的激情,促使学生努力探索蕴含其中的规律。
3、预设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创新,诱导促生成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如果精心设计出有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就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文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便能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从而激励学生思文的灵活性和多向性。新课程提倡开放的学习,需要教师以变的观点、活的思文,新的方法,进行教学预设,需要为学生敞开自由之门,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优势,摈弃固有的思文毕业论文
http://www.751com.cn/ 定势,从而培养发散性思文和敢于创新的思文。
在学习光的折射时,一般设计的实验是观察筷子插入盛水烧杯中被“折断”的现象。但在课堂上没想到一位学生把手指伸到烧杯中去了,同学们都认为我会批评该同学,但我随即意识到,事先预设的课堂引入实验并不够精彩,如果能用手指代替筷子,现象会来得更加的直观,学生一定会更感兴趣。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全班同学们也来试一下,没想到的是,教师的鼓励,激活了全班同学创新的欲望,他们放进烧杯的,不仅是手指,还有尺子、笔、硬币……。又如一位学生制作的日食、月食演示仪时非常别致:前面是一张中间有一个圆洞的彩纸,后面是一张白色衬纸。中间放一涂黑的与圆洞等大的圆形纸片,两边各粘有一段纸带,可以通过左右牵拉圆形纸片,演示日食或月食,效果极佳。
通过一些有创意的改进,使学习的内容更为形象、直观,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想象力也能得到提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知识,改善学生思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4、预设弹性时空,随机应变,拓展促生成
科学的课堂是开放的,会出现各种可变的因素,面对节外生枝,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把握生成,调整预设,将这些生成性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必须进行必要的教学预设,但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空间的预设,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多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教学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情,安排一些弹性的设计和时间,不要让预设把时间塞得满满的,要留出时间去关注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在意外出现时,首先看学生的反应,如果它的出现并不能引起多少学生的关注,或者实在与学习主题无关的,可以进行弱化,或者直接排除。但如果这一临时的生成已经引起大多数学生的热情和关注,则最好不要简单的排除,而是需要顺着学生的兴趣、需求,因势利导,变干扰因素为有利的教育资源,大胆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使课堂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整合。
总之,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动态生成来实现的,动态生成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允许在预设中纳入弹性灵活的生成成分,允许教学目标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并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新,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促成课堂教学资源不断生成,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师生的创新思文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不断得以实现,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逐渐积累教学经验,才能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1]、方红峰:《论初中<科学>教材的设计》 浙江教育厅教研室 2003年
[2]、张丰等编,《学会学习》 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
[3]、冯莉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2005年
上一页 [1] [2]
科学课堂预设的创新和动态生成的探索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