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上述结果,对白炽灯灯丝在电路接通瞬间易熔断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
⑤把握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能力
许多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事例需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揭示其本质。解决综合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其构成的知识背景和涉及到那些知识点、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然后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切入,将问题剖析成小问题。
如:04年春季,安徽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了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导致食用奶粉的众多婴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国家标准为:每100克奶粉中含12-25克。其测定方法是:奶粉经系列反应生成氨,由氨计算出氮,再由氮求出蛋白质的质量(蛋白质含氮按16%计算)。
今有一袋从农村市场查获的奶粉,取样品100克,反应后生成的NH3和7.5克的19.6%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NH3+H2SO4=(NH4)2SO4)。试通过计算判断这袋奶粉是否属于劣质奶粉。
本题是一道联系“毒奶粉”事件的科学计算题。根据题意,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氨的质量,进而可由氨的化学式求出其中氮的质量,再由氮的质量求出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并与国家标准比较,便可判断出这袋奶粉是否属于劣质奶粉。
⑥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表达能力训练:读原理,写和标准比较,答案用不同颜色写在答卷上和自己写的对照,专项训练8至10题,这方面能力肯定会得到提高。审题不严密,忽视解题的关键词、句是考试中普遍的问题。
例: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将最终成为祸害。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用甘渣浆、麦秆、芦苇浆做原料生产‘再生纤文共混膜’”的研究课题,终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地膜能造成什么“祸害”?
(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3)张教授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如果平时不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对于这样的试题学生得分率普遍不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6.注意过程教育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学习中所做的一些习题或各种试题,无非都是设置一些新情景和条件,要求考生分析解决。所考核的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观察社会所接受的知识,做过的实验所提供的信息,考卷上所给的信息等等)和处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调用、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信息(文字、求证符号、方程式、图表等表达方式),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是靠平时训练积累的。从近几年答题情况很能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为过程教育作了很好的示范,不讲过程,只灌输结论,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结果是培养一批复述型的人才,这不是我们学校教育所期望的。
三、科学中考备战策略
根据以上复习建议,结合教学实际,对中考备战提出如下策略:
1.重视课本但不死抠课本,对科学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但不死记硬背
无论中考试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出发点根本来源于课本,因此在科学总复习中切不可扔掉课本而沉溺于“题海”中,那样只会劳神费力而收效甚微。但是,重视课本决不等于对课本知识的简单反复讲授,而是要“会用”课本,在复习过程中结合中考试题,在更高的层次上对课本基础知识加以概括、提炼,使课本知识在头脑中条理化、模块化,抓住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把课本“由厚变薄”,便于理解、记忆。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严、细、实”,但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应用科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复习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不求理解的死记硬背,如果你把课本上所有基本概念原理都背得烂熟,但毫不理解的话,中考还是不会有好成绩。
2.改变传统复习过程中“讲-练-考”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对复习过程中精心组织、优化设计,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题目所给新材料、情景的分析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解题能力。
3.精选习题,对重要的考点,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能力缺陷强化训练
科学总复习中对于习题的选择十分重要,简单练习各省市的中考题,不加分析的见题就做,很容易陷入盲目的重复练习。其实初中科学知识内容本身并不多,各类参考书上的题目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必要全做,但要做就必须每一题都要收到实效,对习题的归纳分析、思考总结、举一反三、形成解题思路方法,掌握解题规律,比做题本身更重要。教师首先要对所选习题心中有数,习题讲解要做到“知识、方法、能力”的统一,杜绝解题过程的简单模仿、生搬硬套,通过习题讲解切实提高学生的发散思文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4.重视“信息给予题”、“实验探究题”等试题类型的训练
教师要认真分析“信息给予题”、“实验探究题”等题目的特点,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规律,在复习过程中加大对科学信息材料的补充,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从题目所给材料中提取解题所需的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猜想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结论”的探究型试题解题方式。
例: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离实现“嫦娥登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据此回答1-3题:
(第1-3题图)
1.“嫦娥一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2.卫星绕月成功后,向地面传回了经过公众投票选出的31首歌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些歌曲通过什么形式传回地球?(▲)
A.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3.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气和水。有一天我国宇航员也将登上月球,那么请你设想,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在月球地面可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跳远 D. 大范围种植太空蔬菜
分析:此题代表了课程改革实施后,中考科学试题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此类题目“起点高、落点低”,所选材料大多源于当代科学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起点很高,但题目设问仍然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落点很低。这类题目的绝对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强化训练,加大科学信息储存量,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情景、将题目材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取得优秀的成绩。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2: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4:省教研厅教研室.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1
上一页 [1] [2]
科学中考命题趋势与备战策略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