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断层”的原因,提出了用分层教学、导生协助、任务驱动三种教学策略以降低“断层”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 断层 跨越 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出现“断层”的原因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一次接收新初一年级学生总有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没有自信,不会独立操作,缺乏作为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和了解,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断层”,分析“断层”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区域差异
中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一部分来自比较落后农村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因此,这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操作也不会,对使用电脑有一种畏惧感。
2、能力差异
在同等基础上开始的学习,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现象,这是由于各人的能力、长期学习习惯差异造成的。
3、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若课堂教学枯燥、单一,就会使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排斥学习的坏习惯,造成除了游戏什么操作也不会的后果。
二、有效跨越“断层”的策略
如何减少并跨越“断层”现象?如何减少因“断层”现象而导致的“学困”生,我认为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发挥学优生的作用,推行导生协助;精心设计练习任务,使学生在有趣的任务驱动下参与课堂学习。
1、分层教学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分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段(如课后辅导、课外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优势和需要的不同,选择一种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在课堂里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所收获。
2、导生协助
导生协助是指由优秀的学生充当导生,由导生来协助教师把知识技能转教给其它学生。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谊会的教徒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
3、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巧妙地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它从有趣的任务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软件的操作,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过程中建构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减少由于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避免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游戏、聊天上去的可能性。
三、跨越“断层”策略的实施
1、分层教学的实施
(1) 练习任务分层
在备课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各教学环节的练习任务进行分层设计,可分别设计“基础、中等、拔高”三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困生能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练习做起。
(2) 教学方式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使用任务驱动+自学的教学方式,并鼓励学优生争做“导生”,主动地帮助学困生。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分步的任务驱动、讲演、小组合作来完成课堂内容。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多花些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要多提问“学困生”、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原文请+QQ32,49114辣.文^论,文'网
(3) 教学评价分层
在教学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作出针对性、艺术性的动态评价,当学困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