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文学的美妙,领悟智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产生自我呼应与感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或被文中描绘的情景所吸引而沉醉其中,或对文中所阐述的“理“有所领悟是阅读教学的归宿。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独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简直是最愚蠢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和突破阅读教学的中心——重点和难点,发展学生的思文能力和学生的个性体验,提高口头表达的生动性和精彩度。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学生很自然就体会到乌鸦的聪明和爱动脑筋。这时我继续引导学生品读,从乌鸦的行动中去感受乌鸦身上的优点,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有的说:乌鸦很细心,它能仔细观察,利用旁边的小石子喝到了水;有的说:乌鸦很有耐心,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进瓶子里;有的说:乌鸦不怕困难,没有放弃,而是努力想办法。乌鸦的形象在学生的不断品读中更加丰满,而学生的个性也在畅所欲言的交流中得到彰显。再如《北风和小鱼》的教学中,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北风吗?学生大多说不喜欢。有的说:北风很骄傲,因为他瞧不起小鱼;有的说:北风很可笑,他还以为小鱼真的冻死了,却不知道小鱼在水底正玩得高兴呢!但也有学生认为北风也有好处。有的说:北风给我们带来了雪花,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有的说:北风给我们带来了冰,我们可以溜冰了,还可以看冰灯呢。这些富有个性特点的口头表达反映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无疑是精彩而动人的。尊重是课堂教学中最美的一朵花,没有尊重的课堂是看不见生命的律动的,肯定也是沉闷的。尊重,于细节中流出;尊重绽放课堂教学的精彩!
八、精心预设,生成精彩的语言表达
预设与生成永远是教学中的孪生姐妹,只有精心的预设,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才能生成精彩的语言表达。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我确立这样的设计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与感官,进行想象和体验,引领他们富有个性地与文本对话,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和体验,从而走进文本,走进言语,走近作者,实现学生与文本情感和谐共振。根据这样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我预设了多处多元解读点,有对语言文字内涵的多元解读,有对自身感受的多元解读,有对朗读表达的多元处理,努力实现教学预设的开放与“留白”,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理解与体验进行了预想。然而,以学生自己的个性解读文本,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这就意味着课堂精彩与否的决定权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探究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当学生研读“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一句话时,有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树木在慢慢地减少,黄色的土地越来越多。”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抛出我预设的解读生成点:除了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变化,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请学生闭上眼睛,注意倾听老师品读,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生1:我仿佛看见了河水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们不像以前那样清澈见底了。
生2:我仿佛看见原本湛蓝深远的天空被厚厚的、灰灰的云层覆盖了,整个天空都灰蒙蒙的。
生3:森林中原先的小鸟不见了踪影,再也听不见它们清脆、悦耳的“歌声”了。
……
师:是呀,一棵一棵粗壮的大树变成了一个个矮矮的树桩,森林不再茂密,没有清脆的鸟鸣声,没有了小鸟们往日的欢唱,显得死气沉沉。可是,仔细听,用心听,我却分明听到了低低的哭泣声,你们听到了吗?这是谁在哭泣,又好像在说些什么?
生1:大树哭泣着,好像在说:“放下你们手中的斧头吧!让我们继续生活在这美丽的森林里,聆听大自然美妙的音乐!”
生2:小鸟哭泣着,好像在说:“不要再砍树了,因为你们,我们的家没有了!快乐也离我们而去了!”
生3:小村庄哭泣着,好像在说:“亲爱的主人们,你们现在这样随心所欲地砍树造房,难道你们就不想想自己以后可能遭受灭亡的命运吗?”
……
多么精彩的回答!我不禁为他们鼓掌!对文本多元解读的事先预设,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精心的预设,生成精彩的语言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坚持训练。“厚积”方能“薄发”。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训练。从说正确、完整入手,逐步提高说话的要求,循序渐进,达到有条理地说,生动地说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水平,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为学生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只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根据学生的特点,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专项训练为辅助,日常交流为补充,全方位多渠道的训练思路,施以科学的引导,把观察、思文、语言、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收获的必将是惊喜。
参考文献: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2011年6月1日 何耀伟
《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009年10月 秦训刚 蒋红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