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引入的内容 设计的目的 实施的结果分析
1 3.3g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冷却,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约为4.7g,试分析原因? 希望学生能从质变、量变两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计算繁琐,有悖于设计的初衷,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探索时间
2 某同学做实验发现当2.4g镁在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冷却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总是不等于4.0g,你能通过实验帮他找到其中的原因吗? 题目更为严谨(如限定了密闭容器,减少了直接在空气中燃烧时造成的产物流失),数据处理更为简便 有许多同学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做镁条燃烧的实验,且多因燃烧不充分给产物的鉴定带来困难
3 点燃擦亮的镁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引导同学们在实验中如何观察现象,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得出结论。 开门见山,使问题更为直观、具体 不但节省了时间且不失时机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论:课题的引入越直接,学生越能抓住分析问题的重点。
3、学生分班情况的对比分析:
班级 分班目的 分班依据 学生课堂表现
高二5班 (1)比较在不同组合下学生的表现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做铺垫。
(2)七、九班均按学生的不同层次组合,希望有利于问题的不同层面的解决,使中、中下同学的知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有施展的机会 自然组合:男、女生学号各前12号和各后12号组成A、B班 学生非常积极、主动,课堂讨论气氛很好,所设计的方案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实验时每个人都有分工5 A与5 B情况相近
高二7班 化学成绩较好的为A班,其余为B班 A班所设计的方案从理论的角度考虑的比较全面,有的同学能从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有的同学的方案理论性过强,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
B班有自己的设计方案,但从理论上考虑的很不全面,实验时有许多漏洞,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高二9班 数、理、化成绩均较好的为A班,其余为B班 A班所设计的方案比较符合实际,在实验过程中就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B班基本没有设计方案,实验时需要更多的指导
分析:课前预想的表现情况:9A>7A>5 A≈5 B >7B>9B ;实际的课堂表现情况:
5 A≈5 B >7A >9A >7B >9B 。与预想的情况相比前三位的变动较大,按学生的不同层次组合基本没有达到预想的分班目的,从解决问题的实际来看分班造成了更大的两级分化,基础好的学生更趋于理论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更盲目;数学、物理的成绩在本次分班过程的促进表现不明显;5班不同层次学生间的直接交流减弱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在实验过程中各自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在分工合作的表现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结论:自然分班的组合利于探究课题的解决。
4、教师与学生探究简要流程的对照:教师:学生:
上述对照中学生的探究直接着眼于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际产物,教师则由于未亲自体验过Mg与N2在点燃的条件下是否反应,而为了获得以空气为原料制得较纯净的N2走了相当长的一段弯路;由此表明,为了使学生获得思文和能力的发展性成长,必须在课题的探究环节中淡化教师的“导”的角色,淡化教师固有思文模式的引导,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共同摸索和体验的学习过程。
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对该课题具体实施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学生探究的过程同样是教师探究教法的过程。学生在后期的实验报告中这样写道:“设想和付诸实践是截然不同的……要在实验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才能成功。唉,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实验过程却充满乐趣……”这段文字真实地表达了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快乐,他们不但经历了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讨论,不断完善方案最后付诸实施的过程,而且他们获得了思考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等,2001.10,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页 [1] [2]
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的确定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